HIOG.jpg

文、圖:余曉彤

你知道嗎,藍色顏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埃及藍」(Egyptian blue)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種合成顏料,早在古王國第四王朝(公元前2613年至2494年)期間,埃及人就已經發明了這種神奇的藍色染料。想像一下,這些古老的工匠在砂石與火焰之間,創造出如此美麗的顏色,讓我深感好奇。

Photo 18-6-2025, 1 05 14 PM.jpg

在我心中,「埃及藍」不只是一種顏料,而是一段歷史的縮影。它曾被用於繪畫木頭、石頭,甚至融入珠子和護身符中,這些物品無不承載著古埃及人的信仰與文化。

隨著羅馬的興起,「埃及藍」被廣泛應用於各種藝術作品中。然而,這種顏料隨著羅馬的衰落而逐漸被遺忘,而這種顏料的失傳,彷彿象徵著一段文化的消亡。

最近,華盛頓州立大學的一個團隊成功地復製了這種古老的顏料,這無疑是對歷史的重新認識。想像他們在實驗室中,使用多種礦物,並在烤箱中加熱達11小時,這種對古代技藝的再現,讓人倍感振奮。這是一項科學成就,更是對古老智慧的致敬。

研究團隊所用的技術,如熱分析、粉末X射線衍射(XRD)、激光拉曼光譜等,都是令人驚嘆的科技。這些專家們的努力,讓我感受到了一種強烈的連結,彷彿他們正在用科學解開古代的謎題。

最終發現,即使是最藍的部分,實際上只用了50%的藍色成分,這說明顏色的美感不只來自於色彩本身,而是與周圍環境的和諧共舞。這種認知讓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欣賞那些微妙的色彩變化,無論是在藝術作品還是自然界中。

「埃及藍」的紅外線特性同樣讓我驚訝。文物保護人員和考古學家利用這種光線來確認過去顏料的使用部位,這個發現讓我對古代藝術的保存和研究有了更深層的理解。想像一下,即使在一幅畫上覆蓋著白色的顏料,通過紅外線照射,依然能看到「埃及藍」的光芒透出,這種神秘感讓我感到不可思議。

Photo 18-6-2025, 1 05 24 PM.jpg

McCloy教授提到,掌握了這項技術後,任何人在自己的車庫中都有可能製作這種顏料。如果可以自己親手製作出與數千年前的埃及工匠相同的顏料,這是一種多麼美妙的連結啊!

「埃及藍」是文化的象徵,是歷史的見證,也是現代科技與古老智慧的交融。這讓我不禁期待,未來會有更多人踏上這條探索之路,去重現那些失落的色彩與故事。正如這種顏料所傳遞的訊息,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人類對藝術的追求與探索永不止息。

Photo 18-6-2025, 1 05 36 PM.jpg

作者簡介:余曉彤 Hidy Yu,演員、模特兒、潛水教練、越野跑手。2006年開始接觸休閒潛水,走訪世界潛水聖地拍攝水中生態。出任不同國家海洋大使,盼讓更多人認識及愛上海洋。

責編 | 丁文琪

編輯 | 駱曉苒

編輯推薦

​國產C909飛機首次執飛國際航班 順利抵達烏蘭巴托

有片·回歸28周年|陳茂波到修頓球場與青年揮動國旗慶回歸 稱團結奮進邁向更高質量發展

有片|解放軍駐港部隊舉行升旗儀式 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

日本19歲女子遭男友殘忍殺害 全裸臥倒家中胸口插刀

有片|CGTN短片介紹啟德體育園歷史變遷:「一國兩制」成功實踐註腳

有片‧回歸28周年|28艘大型漁船維港巡遊慶回歸 吸引大批巿民觀看

有片·街訪|香港回歸28周年 市民旅客共賀紀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