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馬洲口岸曾因大量內地旅客來港,導致港鐵網絡負荷急劇增加,出現嚴重擁擠現象。

文:蘇葉

在剛剛過去的五一黃金周,共錄得逾91.3萬內地旅客訪港,不但較原先估計經各海、陸、空管制站進入香港約84萬人次,多出約8.7%, 更較去年同期升約兩成,實屬香港喜訊。但值得討論的是,究竟特區政府有否在假期前做好適當的準備,讓旅客感受到香港是熱情好客的魅力之都?

5月2日,落馬洲口岸出現大量來港內地旅客,導致港鐵網絡負荷急劇增加,出現嚴重擁擠現象,現場情況混亂。這個事件引發了筆者對香港鐵路和廣深鐵路在邊境口岸等高容量需求場景下網絡建設的思考和比較。

據了解,在無線網絡建設周期方面,根據工程的難易程度,港鐵的大型工程往往需要需36個月以上,小型專案也需要8個月,在北上廣深,大型項目18個月可以完工,甚至3個月就可以完成。在政策協同性方面,香港協調效率較低,而北山廣深則由政府主導「一站式」審批,可快速推動基礎資訊通信設施的建設。兩地場租成本差異亦較大,香港地鐵和高鐵每站租金每年最高可達180萬港元以上,而北上廣深鐵路最高僅為10多萬元人民幣。

中國內地能夠形成短周期、低成本優勢,快速且有效地推動在鐵路的網絡建設,提高城市智慧化水準,得益於以下因素:一是政府在新建交通設施時已同步規劃通訊設施,深圳市政府將5G設施納入《軌道交通建設強制性規範》,要求新建地鐵同步規劃基站管線,以去年年底全線通車的深圳地鐵12號線為例,隧道內384條漏纜溝槽與軌道同步完工, 5G覆蓋建設周期壓縮至 3個月。二是鐵路站屬政府基礎設施,政府主導設立高效審批機制及跨部門工作組,以壓縮審批流程,粵港澳大灣區已建立「通信交通聯合指揮部」,廣深段高鐵5G建設涉及42項審批之多,通過聯辦機制,審批流程可壓縮至 60天 。此外,作為基礎資訊化基礎建設,部分網絡建設可享租金減免。

對比之下,特區政府在相關政策方面仍有較大改善空間,跨部門監督及繁複機制導致通訊運營商由提交技術方案至可以施工是深圳審批時間的兩倍以上。在長遠規劃方面,未有長遠計劃解決舊有通信系統的容量不足問題,在網絡高容量需求場所上出現嚴重負荷和延遲的影響。

為有效改善及推動旅遊經濟,避免網絡負荷不足,推動香港的城市智慧化發展,建議特區政府參考《深圳經濟特區通信基礎設施條例》,立法強制公共資源開放,要求港鐵等機構減免基站場地租用費用等。其次,應設立「通信基建超級協調機構」並制定相關監督機制,以加快審批流程;制定政策強制協同,要求新建交通設施同步規劃通信設施,以及支援舊有通信系統的升級和改造,特別是出入境地方,包括落馬洲站、羅湖口岸、西九龍高鐵站,香園圍口岸及深圳灣口岸。希望特區政府吸取經驗,有效地應對高容量需求場所的挑戰,特別是針對公營機構場所的無線網絡覆蓋,要加大支持力度。希望政府在通訊網絡等基礎資訊化設施建設方面取得更大進步,提升香港作為魅力之都的城市競爭力和便利性。

作者為時事評論員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圖:中新社

責編 | 梁庭希

編輯 | 子涵

編輯推薦

QS最佳留學城市排名榜出爐 香港升至全球17位重返20強

DSE放榜︱蔡若蓮喜見狀元數目創歷屆新高 勉勵應屆考生未來都是一片廣闊天地

關稅影響丨美上月通脹率升至2.7% 特朗普再促聯儲局立即減息

DSE放榜︱終極狀元王海博擬留港讀醫服務社會 學習貼士:設定「工作量限制」

金局管再接148億港元沽盤 銀行結餘明跛千億關口

關稅戰|特朗普:美國對印尼徵收19%關稅 印尼對美國免稅

DSE放榜|誕16位狀元歷屆最多 8科5**「終極狀元」來自香港中國婦女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