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風

「名牌潘」潘廸生控股的廸生創建(00113)早前宣布私有化,每股作價7.2元,較停牌前的4.78元有50.6%的溢價。以周三(7日)收市價6.85元計,反映市場預期的私有化成功率約為85%。

以廸生創建的「質地」,市場一直預期它的命運是被大股東私有化,皆因其現金極多,但股價長期低迷,而且成交量偏低,幾乎失去集資的價值。大股東以相對低的作價私有化,給予小股東有高的溢價離場,自己也可以用較低的成本,全權控制公司,可謂利用財技「白逗」企業內的資金。

截至去年9月底的業績顯示,廸生創建持有約34.5億元現金,以及5.4億元的金融資產,並有約5.8億元的銀行貸款。如果將金融資產與銀行貸款相抵,其淨現金金額已有約34億元。若大股東順利以7.2元私有化,反映其給予廸生創建的總市值,也只有27.8億元,遠低於企業持有34億元現金,也未有計及公司奢侈品業務的價值。換言之,「名牌潘」將廸生創建私有化,還是自己最「著數」。

值得留意的是,廸生創建在去年11月底公布中期業績時,才宣布未來1年最多斥1億元回購股份,結果短短五個月中共回購約814萬股,回購價大致落在每股4.9元,僅斥資不到4,000萬元回購,意味回購進度不到一半,就迅速宣布私有化,做法上似乎有點倉卒兼突兀。

原來,在廸生創建宣布回購股票前,潘廸生及他兒子潘冠達於去年10月起已被監管機構起訴,指控兩人在2019年底美國網絡支付平台Paypal收購廸生創建有份持有的企業 Honey Science Corporation(Honey)時,未有即時公布事件,更持續買入廸生創建的股票。至翌年1月完成收購交易後,廸生創建才停牌公布是次收購,並稱預期獲利9.3億元,消息刺激公司復牌後首日急升33%。證監會認為,當中涉嫌內幕交易,交由市場失當行為審裁處審理。

據目前資料,「名牌潘」內幕交易案將於今年底聆訊。若敗訴,他有機會被讉責,甚至無法擔任董事或處置證券等。若敗訴機會上升,儘早處理好上市公司的資產,是相對保險的做法,這或許解釋為何建生創建仍在回購股票之時,卻突然宣在私有化。

然而,廸生創建在百慕達註冊,私有化需要「過三關」,包括俗稱的「數人頭」,在股東會上有超過一半股東同意私有化,取得超過75%除要約人及一致行動人以外的「無利害關係股東」同意,同時不可有超過10%無利害關係股東反對,才能順利通關。廸生創建表示不會提高私有化作價,但會否有「一手黨」或基金不滿私有化作價,或因應其內幕交易案而決意與「名牌潘」過不去,則是廸生創建私有化期間的最大暗湧。

作者簡介:

徐風,財經專欄作家,加密資產投資者。遊走於傳媒與金融之間,專注研究經濟及行業趨勢變化,發掘投資機會。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圖:星島

責編 | 洛奇

編輯 | 草言

編輯推薦

QS最佳留學城市排名榜出爐 香港升至全球17位重返20強

DSE放榜︱蔡若蓮喜見狀元數目創歷屆新高 勉勵應屆考生未來都是一片廣闊天地

關稅影響丨美上月通脹率升至2.7% 特朗普再促聯儲局立即減息

DSE放榜︱終極狀元王海博擬留港讀醫服務社會 學習貼士:設定「工作量限制」

金局管再接148億港元沽盤 銀行結餘明跛千億關口

關稅戰|特朗普:美國對印尼徵收19%關稅 印尼對美國免稅

DSE放榜|誕16位狀元歷屆最多 8科5**「終極狀元」來自香港中國婦女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