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黃金周的到來,入境處預估84萬人次內地客訪港。資料

文:梁文聞

今年「五一」黃金周的到來,入境處預估84萬人次內地客訪港,這龐大的旅客人數被本地零售界、飲食界、旅遊界等企業主和從業員視為「還魂丹」,因為香港過去兩年經濟不景氣,零售飲食等行業大受打擊,因此「五一」帶動訪港旅客到來,迎來重大商機。

然而,近日香港零售業卻再爆出藥房宰客醜聞,有內地旅客在佐敦一間藥房被誘購天價中成藥。此外,海關在一行動中搗破旺角冒牌貨攤檔。這一連串執法動作背後,是香港零售業深層次的信任危機。在零售市道低迷的當下,旅遊旺區的部分商戶非但未反思轉型,反而變本加厲誘騙旅客,無異於殺雞取卵。

當深圳客群憑「一簽多行」自由穿梭深港,香港部分商號仍沉迷於「搵快錢」的邏輯,將短期利益凌駕於城市信譽之上,勢必將客源推向鄰近地區。

或許這些商號商戶未有認清一個事實,就是內地旅客的旅遊消費模式早已發生質變。過往「掃貨式血拼」已讓位於「深度體驗遊」,啟德體育園的運動休閒、山頂新展覽的藝文探索,乃至街頭巷尾的地道美食,構成新世代旅客的消費動能。

這要求香港商號擺脫單純售賣貨物的思維,轉向提供情感價值與服務體驗。飲食業界推出「一盅兩件」文化體驗,零售店舖打造主題概念空間,這些轉型案例證明:當商德成為營商底色,旅客自願為體驗埋單。反之,若繼續以冒牌貨、天價藥誘騙旅客,即便暫時得利,終將被市場淘汰。需知道,大部分訪港旅客們已非任由奸商宰割的肥羔羊,他們既調整消費心態,也從小紅書、抖音中獲取大量「避坑」的資訊。

面對周邊城市羣的激烈競爭,香港的吸引力早已不再僅僅來自商品價差。澳門的綜合度假村、新加坡的文旅創新、海南的自貿港政策,都在重塑亞太旅遊市場格局。此背景下,特區政府強化執法實屬必要:海關節前加派「精明消費小錦囊」,旅監局註冊商戶推廣合規經營,這些舉措既劃定營商紅線,亦傳遞護航決心。但更根本的解方,在於構建「商德生態」——當商戶將宰客視為恥辱而非生存之道,當導遊以介紹本土文化為榮而非強推購物點,香港方能重獲「好客之都」的靈魂。

84萬內地客在黃金周訪港的預期數字,既是人流更是信心的流動。因為84萬訪港客,是得來不易的人數,香港人抱持的,應是珍惜的心態。沒人能保證,這些訪港客會否重臨香江。因此,特區政府須持續完善執法機制,建立跨境投訴聯動平台,讓不良商戶付出代價;商號更需自省:當旅客在社交平台分享「被宰」經歷,損失的遠非單筆交易,而是整個城市的商譽。唯有將「客似雲來」轉化為「誠待四方」的實踐,讓每間店舖成為城市故事的講述者,香港方能在零售不景氣中開闢新路。

商德旺市,非一朝一夕之功,卻是必由之路。當遊客街的街道不再有絲毫劏客宰客的氣息,並一再傳出真誠待客的笑語,香港方能重拾「亞洲國際都會」的底氣,讓黃金周的客流真正轉化為長久的經濟動能。

作者為時事評論員、前傳媒人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責編 | 韓進珞

編輯 | 周琋瑜

編輯推薦

QS最佳留學城市排名榜出爐 香港升至全球17位重返20強

DSE放榜︱蔡若蓮喜見狀元數目創歷屆新高 勉勵應屆考生未來都是一片廣闊天地

關稅影響丨美上月通脹率升至2.7% 特朗普再促聯儲局立即減息

DSE放榜︱終極狀元王海博擬留港讀醫服務社會 學習貼士:設定「工作量限制」

金局管再接148億港元沽盤 銀行結餘明跛千億關口

關稅戰|特朗普:美國對印尼徵收19%關稅 印尼對美國免稅

DSE放榜|誕16位狀元歷屆最多 8科5**「終極狀元」來自香港中國婦女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