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訊】中國今日(25日)上午首次發布《鐵線礁、牛軛礁珊瑚礁生態系統調查報告》(簡稱「《報告》」),這份「體檢」報告證實,菲炮製言論毫無科學和事實依據。
據了解,《報告》由自然資源部南海發展研究院聯合多個單位及多個科技創新平台力量共同編制,基於衛星遙感和現場調查數據,首次全面系統評估了鐵線礁、牛軛礁珊瑚礁生態系統狀況,科學準確分析了鐵線礁、牛軛礁沙洲的發育形成過程,以及導致鐵線礁珊瑚礁生態系統退化的主要因素。
《報告》顯示,鐵線礁珊瑚礁生態系統退化嚴重。在2016至2024年鐵線礁所在環礁礁盤造礁石珊瑚覆蓋面積持續下降,降幅約為68.9%;造礁石珊瑚覆蓋率極低且種類數少,多處發現死亡的珊瑚和珊瑚斷枝,個別珊瑚存在季節性升溫帶來的零星熱白化。本應在珊瑚礁生態系統中廣泛分布的甲殼類、腹足類等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卻很少見;另外,在鐵線礁海域發現有菲律賓等外方漁船未經許可非法開展捕撈作業,菲律賓在中國中業島上非法開展施工建設,相關調查站位發現有漁線、漁網、塑料包裝、鐵筒、玻璃瓶等人為棄置物,部分帶有菲律賓文、部分帶有產自菲律賓標識。
《報告》顯示,牛軛礁珊瑚礁生態系統總體健康,造礁石珊瑚覆蓋率高,平均為37.7%,發現較多甲殼類、雙殼類、腹足類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現場調查發現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易危物種的阿氏前口蝠鱝,礁區生境質量良好。
同時,牛軛礁珊瑚礁生態系統受到季節性零星珊瑚熱白化和人類活動的脅迫性影響,各站位均存在珊瑚白化現象;周邊海域發現漁船活動,在相關調查站位發現有漁線、漁網等人為棄置物;2016至2024年間,牛軛礁礁盤造礁石珊瑚覆蓋面積總體呈緩慢下降趨勢。
《報告》指出,鐵線礁和牛軛礁礁坪上出現的4個沙洲,均屬於自然形成,具備顯著的自然特徵,位置和形態呈現規律性變化,發育形成具有充足的物質來源,是正常的自然地理現象。表明了菲律賓炮製的所謂中國在鐵線礁傾倒珊瑚碎屑、有關國家造謠沙洲的形成是中國「填海造陸」等言論,毫無科學和事實依據。
《報告》又指,長棘海星暴發是導致鐵線礁珊瑚礁生態系統嚴重退化的主要因素,尤其是菲律賓在中業島持續開展施工建設,是影響鐵線礁珊瑚礁生態系統健康的重要因素。
圖:鐵線礁、牛軛礁珊瑚礁生態系統調查報告
編輯推薦
關稅戰|特朗普擬對部分小國徵收10%以上關稅 涉非洲和加勒比地區國家
「不明物體」飛越白宮圍欄觸發警報 美特勤局緊急封鎖現場疏散記者
關稅戰|特朗普:美國對印尼徵收19%關稅 印尼對美國免稅
俄烏戰爭|特朗普否認鼓動烏轟炸莫斯科 稱美國無計劃提供遠程導彈
外交部促美方立即取消對古巴封鎖制裁 從「支恐國家名單」移除
習近平:把上合組織作為周邊外交優先事項 堅決反對霸權霸道霸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