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及應用指引》公布。資料圖片

文:冼漢廸

4月15日,數字政策辦公室公布《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及應用指引》,標誌着香港在人工智能治理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指引》規範了技術應用邊界,為業界提供了明確的操作框架,涵蓋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應用範圍、技術侷限、潛在風險等。通過設定「紅線」,可以避免濫用和不可控風險,確保技術應用符合倫理與要求。

《指引》建議建立四層風險分類系統,包括全面禁止的不可接受風險層級,以及必須進行合規性評估、設有人為監督,並進行持續監察的高風險層級等。其中,高風險層級包括醫療診斷系統、自動駕駛技術等。筆者認為這個設定是非常合理的,應是出於醫療、駕駛等領域特性、社會影響以及監管效能等方面的考慮。生成式AI在醫療領域的應用涉及生命健康,診斷建議、治療方案等輸出結果可能直接影響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若因數據偏差或算法錯誤導致誤診,可能引發嚴重後果,並且患者隱私等醫療數據保護問題也極為關鍵,所以對於技術合規性和數據保護能力的要求必須嚴格。同樣,自動駕駛系統需實時處理複雜環境信息並作出決策,關乎道路交通安全。任何錯誤和誤判都可能導致交通事故,對個人和群體安全構成威脅。因此,將這些領域納入高風險層級,進行嚴格的合規性評估、人為監督及持續監察,是確保公衆安全、維護社會秩序的必要舉措。同時,這也提醒了科技企業在開發和應用新技術時,必須充分考慮其潛在風險和社會影響,制定嚴格的安全措施和合規計劃。只有在確保技術安全、合規的前提下,才能將這些新技術應用於實際場景中,為社會帶來真正的價值和福祉。這也與全國兩會關於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的精神是高度一致的。

這份《指引》平衡了創新與風險,是符合香港本地特色的治理體系。筆者作為人工智能資助計劃委員會主席,與團隊開展資助項目的審批工作將參考該《指引》提出的指導和建議,確保資助項目與香港治理框架、社會價值一致。同時,我們也將在實踐的過程中,為《指引》的定期更新提供建議,以促進人工智能技術的健康發展。

此外,這份《指引》對於香港提升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國際競爭力與治理話語權具有戰略意義。香港正在全力建設國際創科中心,是國家對外的重要窗口。今年的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亦提出支持香港深化國際交往合作。因此,通過制定符合本地特色的AI治理框架,是香港在國際舞台上展示創新能力與治理智慧的重要途徑,可為內地和國際提供「一國兩制」下的技術治理樣本。在特區政府支持政策的配合下,明確的指引規範也將有助於吸引更多的資金、人才和技術資源流入香港。

作者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互聯網專業協會會長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責編 | 王兆陽

編輯 | 王冰

編輯推薦

QS最佳留學城市排名榜出爐 香港升至全球17位重返20強

DSE放榜︱蔡若蓮喜見狀元數目創歷屆新高 勉勵應屆考生未來都是一片廣闊天地

關稅影響丨美上月通脹率升至2.7% 特朗普再促聯儲局立即減息

DSE放榜︱終極狀元王海博擬留港讀醫服務社會 學習貼士:設定「工作量限制」

金局管再接148億港元沽盤 銀行結餘明跛千億關口

關稅戰|特朗普:美國對印尼徵收19%關稅 印尼對美國免稅

DSE放榜|誕16位狀元歷屆最多 8科5**「終極狀元」來自香港中國婦女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