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正積極推動北部都會區發展。資料圖片
【橙訊】北部都會區3個「片區開發」試點,接獲22份意向書。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接受《文匯報》專訪時透露,不少內地企業不僅有意參建,以至進一步營運區內的產業大樓,故不排除在標書上加入相關條款,又不排除日後有可能出現不招標而直接讓某企業發展北都區內土地的情況。她相信,只要待有企業正式進駐北部都會區,必然會令社會對推進項目的信心度大大提升。
據特區政府估算,洪水橋/厦村、粉嶺北,以及新田科技城三個「片區開發」試點項目的投資成本介乎100億元至約200億元。每個片區各自對產業用地有不同發展要求,包括最基本的只須在土地平整後交還政府,部分由發展商保留部分用地興建和營運企業和科技園大樓。
甯漢豪說,特區政府收到的不少意向書均有清晰交代其構思細節,並希望當局進一步交代清楚片區附近道路及基建何時落成,以便作出其投資決定。部分企業初步意向是對建樓有興趣,產業用地打算平整完便交回政府,但個別尤其是內地企業認為平整完就交回的要求太低了,希望能一併負責營運,「從特區政府角度而言,它們願意做得更多,甚至想營運整個園區,我們愈是歡迎,最重要是它們有否足夠實力。」
甯漢豪指推動北都發展必須有突破思維。資料圖片
她指出,目前科學園等香港的園區多由法定機構持有,但在內地,園區由企業負責開發與經營的例子屢見不鮮,因此內地企業的相關經驗較豐富,故政府不排除會朝企業一併營運的方向定出招標條款。被問到會否擔心此舉會被指特定為某企業「度身訂造」標書時,甯漢豪強調,要有突破思維。既然說要用市場的力量,自然要聆聽市場聲音,而招標過程是公開的。
甯漢豪又不排除日後有可能出現不招標而直接讓某企業發展北都區內土地的情況,「例如某企業有意進駐而本身亦很有優勢,政府可考慮提供一些地契等方面的優惠。這就等同設立重點企業辦公室的原意就是為了招引重點企業。當然,這也要視乎它提出什麼條件
對北都區的整體進程,甯漢豪表示,未來5年將提供最少570公頃熟地,未來10年計更達1700公頃熟地,其中200公頃與經濟產業有關,強調「不會需時20年才發展成形。」發展局會研究在現有人手下成立一個專組,定時開會審批與北部都會區相關的圖則與工程,以加快推進項目的流程。
編輯推薦
特區政府譴責美西方機構及媒體抹黑詆毀當局 強調依法處理黎智英案及其羈押安排
4女子涉加密貨幣投資騙局被捕 警方:有118名受害者涉款320萬元
陳國基與黑龍江省委書記許勤會面 就深化兩地合作交換意見
DSE放榜︱虎父無犬女 女拔超級狀元黃穎妍父曾是會考10優狀元
DSE放榜︱16狀元11個揀讀醫 科研經濟佔少數法律無人吼
習近平《論教育》《習近平文化思想學習綱要》《近鏡頭:溫暖的瞬間》繁體版在香港書展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