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外交策略在世界重構中尋找平衡,香港的獨特作用在這一進程中愈發凸顯。

文:江須臾

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今日(7日)上午舉行外交主題記者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涵蓋俄烏戰事、中美關係、國際科技競爭及緬北電詐等問題。從王毅的回答中可以看到中國未來的對外關係將會以和平理性重構國際秩序觀、以創新突圍科技競合範式和以新安全觀統籌內外挑戰,香港坐擁「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將在對外經貿合作與國家安全領域承擔着獨特使命。

就持續三年的俄烏戰事,王毅重申中國始終秉持四個原則,強調「談判桌是衝突的終點,也是和平的起點」。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日前的國會講話中也提及要停止衝突,中方同巴西等全球南方國家在聯合國發起「和平之友」倡議,國際社會正向「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不斷靠近,中美俄作為大國應承擔起國際義務,履行好大國擔當,成為全球治理體系改革推動者。香港在其中也要扮演好「深化國際交流合作」的角色,繼續增强與歐洲、東盟及中東等「一帶一路」國家合作,成為世界了解中國的窗口,做好「超級聯繫人」。

「小院高牆擋不住創新思維,脫鉤斷鏈最終將孤立自己。」美國對華芯片管制升級,王毅以中國領先的人工智能DeepSeek、5G、量子計算舉例,折射出中國對創新科技發展的自信,競合制裁不能阻擋創新的步伐。王毅連續拋出五個反問,展示美國借芬太尼問題加稅是錯誤的方向,合作共贏才是正確的道路。

中國推動落實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倡議,將發展中國家納入規則制定的策略,本質上是在重構國際秩序話語權。為了使歐美國家了解中國,香港可以在其中發揮自身獨特作用,與世界接軌,加速綠色金融、創新科技的發展,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向世界説好香港故事、中國故事。

中國倡導並踐行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新安全觀,危及人民及國家安全的事件,國家會出手阻止。王毅在發佈會上指出,經過鄰國合力打擊,臨近邊境的緬北電詐園區已經全部清除;有關台海問題、南海問題,中國將會繼續維持區域和平。安全、穩定才能推動發展,香港社會由亂及治,正由治及興,背靠祖國,面向世界,香港正在向正確的方向前進。

當世界進入「規則重塑期」,中國外交的策略選擇既體現對多邊主義的堅守,又包含對既有秩序的漸進改革,在世界重構中尋找平衡。這種「穩」與「變」的辯證統一,或將决定中國在未來全球治理格局中的歷史方位,而香港的獨特作用在這一進程中愈發凸顯。

作者為時事評論員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圖:新華社

責編 | 周琋瑜

編輯 | 徐渝

編輯推薦

QS最佳留學城市排名榜出爐 香港升至全球17位重返20強

DSE放榜︱蔡若蓮喜見狀元數目創歷屆新高 勉勵應屆考生未來都是一片廣闊天地

關稅影響丨美上月通脹率升至2.7% 特朗普再促聯儲局立即減息

DSE放榜︱終極狀元王海博擬留港讀醫服務社會 學習貼士:設定「工作量限制」

金局管再接148億港元沽盤 銀行結餘明跛千億關口

關稅戰|特朗普:美國對印尼徵收19%關稅 印尼對美國免稅

DSE放榜|誕16位狀元歷屆最多 8科5**「終極狀元」來自香港中國婦女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