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新預測相關地震概率微升至75%-82%。
【橙訊】日本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最新評估顯示,未來30年南海海槽發生8至9級地震概率微升至75%-82%,引發社會高度關注,尤其漫畫家「竜樹諒」預言今年7月5日會發生強震加劇公眾憂慮。為應對潛在災害,當局擬3月底公布最新災損預測,香港天文台亦分析警告南海海槽地震可能通過4大因素引發波及香港的海嘯波。
據日媒報道,日本漫畫家「竜樹諒」以多次精準預測地震聞名,曾於阪神大地震前15天夢見災難,1999年著作漫畫《我所看見的未來》更以封面標註「大災害2011年3月」,直接預言日本311大地震。書中15個預言已有10成真,未應驗內容包含日本將於2025年7月5日清晨5時發生劇烈地震。近期日本政府上調南海海槽30年內發生8至9級地震概率,使其預言再掀熱議。
《我所看見的未來》曾預言311大地震、新冠病毒。
另據日媒本月18日報道稱,日本政府擬修訂10年前對南海海槽大地震的損失預估,並計劃在3月底公布新的損失估計數據,以優化防災與應急措施。針對南海海槽大地震的潛在威脅,日本政府2012年曾預測,最壞情況下,或將導致32.3萬人死亡,238萬棟建築被毀或燒毀,約950萬人需疏散,經濟損失預計達220萬億日元(約合11萬億港元)。
香港天文台本月14日發布的相關文章稱,全球數據顯示,每年平均會發生約20次7級或以上大地震,而南海海槽可能發生8至9級的巨大地震,據日本時間預測模型評估,其重現周期為88.2年。上一次8級或以上地震是1946年的8.0級昭和南海地震,至今已79年。近期,日本官方地震海嘯專家多次警告南海海槽存在地震風險,若該區域發生大地震,日本關東至九州沿海地帶可能遭遇超10米高的大海嘯,呼籲民眾為隨時可能發生的南海海槽地震做好準備。
文章亦提及,若南海海槽發生9.1級淺層地震,香港部分海岸區域可能會遭受明顯海嘯衝擊,水位將比平常高出0.5米或以上;若8.0級地震則僅可能導致香港出現輕微水位波動,不一定能觀察得到。
圖:日媒報道截圖
編輯推薦
日本地震調查:30年內南海海槽沿岸發生「巨大地震」概率約80%
圖析新聞|日本首次發出南海海槽「巨大地震」警報 港人遊日遇到困難點算好?
日本地震|日氣象廳料南海海槽大地震可能性大增 岸田取消外訪
黃石國家公園附近發生重大車禍 華大使館證實有5名中國公民遇難
澳洲大選|民調顯示工黨領先 阿爾巴內塞有望連任總理
夏威夷通過增加酒店住宿稅 料年增近1億美元收入用於環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