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郊野公園經常可見猴群出沒。

【橙訊】本港錄得首宗B病毒,又稱「猴疱疹病毒」的感染病例,37歲男患者不治。衞生防護中心表示,患者過往健康良好,去年2月底在金山郊野公園接觸野生猴子期間被咬傷,約1個月後因發燒和神智不清送院。到6月17日出現休克,翌日不治。傳染病專家提醒,被猴子咬傷後的首5分鐘很重要,應盡快沖洗傷口至少15分鐘,可把感染風險降低八成。

中心在最新一期《傳染病直擊》月刊表示,涉事患者的腦脊髓液樣本其後檢測對B病毒呈陽性反應,臨床診斷為B病毒引發腦炎,在錄得首宗B病毒感染個案後,已於去年4月5日起將B病毒感染列入傳染病關注名單,以加強監察;亦向醫生發信解釋相關病例定義和呈報準則,以及在社交網站發布相關健康資訊提醒市民。  

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聯席主席曾祈殷稱,由1932年至今,全球累計錄得50宗B病毒感染感染案例,形容數量不多,但死亡率達79%。他分析上述個案指,死者被咬傷初期,未有接受較專業的醫療處置,直至發燒才求醫。由病情暴露至死亡歷時約116天,符合B病毒感染的典型慢性神經侵襲過程。

他說,健康人士發病至引致致命腦炎,有數個可能性,包括若猴子病毒量高,而病人被咬的位置是頭、頸部位,因為距離較短,病毒便會直接繞過常規免疫監測,經三叉神經進入中樞神經。一旦病毒避開免疫系統機制,便會較難發覺或殲滅。

被咬傷後及早沖洗傷口可降感染風險八成

他又引述有研究說,即使服用有效的抗病毒藥,在腦脊液中成功清除B病毒的機會率低於40%;又指,潛伏期是3至21日,早期未必有容易察覺的病徵,類似流感的病徵一般在3個星期後才出現。若被咬頭、頸部,亦有機會直接出現手腳無力、麻痺、鼻痛、頭痛、手腳抽搐等。

曾祈殷提醒,被咬傷後的首5分鐘很重要,應盡快找地方沖洗傷口至少15分鐘,可把感染風險降低82%;亦要盡快找專業的醫護人員治理傷口、打破傷風針、定時做血清學監察等。

金山郊野公園又稱「馬騮山」。

有「馬騮山」之稱的金山郊野公園,一向是不少行山人士的熱門行山點,昨日公園入口處及九龍水庫附近有十多隻猴子出沒,牠們三兩成群,對途經遊人攜帶的物品虎視眈眈,但未有主動靠近,而現場亦掛上橫額標語,指公園一帶設有閉路電視,呼籲市民不要餵飼野生動物,否則會被檢控。

市民陳先生表示,郊遊時安全意識非常重要,行山人士要懂得保護自己,平日行山亦要收好裝有食物的膠袋,「平日行山只要避開佢哋(猴子)行,應該沒太大問題,你唔撩佢,佢都唔會好嚴重攻擊你嘅」。

另外,市民楊先生則認為不必太過憂心:「你冇惡意對佢哋,佢哋唔會惡意對你」,他認為行山人士切忌餵食物,不要直視猴子挑釁牠們,尤其要看管好小朋友,避免他們接觸猴子。

圖:星島


責編 | 海源

編輯 | 江純力

編輯推薦

QS最佳留學城市排名榜出爐 香港升至全球17位重返20強

DSE放榜︱蔡若蓮喜見狀元數目創歷屆新高 勉勵應屆考生未來都是一片廣闊天地

關稅影響丨美上月通脹率升至2.7% 特朗普再促聯儲局立即減息

DSE放榜︱終極狀元王海博擬留港讀醫服務社會 學習貼士:設定「工作量限制」

金局管再接148億港元沽盤 銀行結餘明跛千億關口

關稅戰|特朗普:美國對印尼徵收19%關稅 印尼對美國免稅

DSE放榜|誕16位狀元歷屆最多 8科5**「終極狀元」來自香港中國婦女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