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訊】「沒有辦法做乖乖」是香港已故巨星梅艷芳經典歌曲《壞女孩》的歌詞,這首描繪情慾的歌為香港文化翻開了大膽開放的新一頁。幾十年之後,定居法國的華人視覺藝術家洪慧,用自創的「蕾絲書法」重訪《壞女孩》年代,向梅艷芳致敬。她寫下女性藝術家的宣言,同時書寫香港文化。
2月28日至3月21日,《沒有辦法做乖乖》——洪慧的蕾絲書法和水墨展覽將於Soho House舉辦,3月1日(星期六)中午12:30至1:00,會有一場小型講座,由洪慧及客席策展人李展鵬負責,英語主講。
甚麼是「蕾絲書法」呢?蕾絲是一種性別特質曖昧的材料;它看來是陰性的,但在十六世紀的法國又廣受貴族男子歡迎。書法則是中國文人騷客用以詠物、抒情及言志的表現方法,它可剛可柔,時而典雅,時而豪邁,時而飄逸。蕾絲與書法,兩者都有異質的趣味。
洪慧自創藝術手法,先硬化蕾絲,然後用摺疊方式弄出一個個中文字,變成「書法雕塑」。這些蕾絲書法的主題,是香港流行文化中的異質性別元素——梅艷芳的妖媚、剛烈、憂鬱、大膽。
客席策展人李展鵬認為,「這個創新的嘗試,是前所未有的媒材使用,是東西方文化的混雜,是藝術與流行文化的結合,也是不同性別特質的碰撞。作品背後,則是香港這個城市的趣味:特殊的殖民歷史令香港文化混雜中西,在四小龍時代又吸收日本文化,創造出當時在世界上備受矚目的流行文化。
而當年香港文化的精彩,一大原因是性別上的突破——妖女梅姐、妖男羅文、雌雄同體的哥哥、長髮披肩的明哥,還有林青霞的東方不敗、楊紫瓊的打女、林憶蓮的都會女性等等。
在梅艷芳、張國榮與香港文化身上,洪慧看到某種「不乖」;這兩個字,正標示了她的創作精神。她生於上海,成長於澳門,後來在台灣及法國留學,現定居巴黎。她的人生歷程吸收各地的文化養份。她少時學習中國水墨,但不甘於平凡的她努力突破傳統畫風,成績受到法國及華語世界認可。直到有天,她猛然驚覺『沒有辦法做乖乖』的態度一早已深種在她心中,成了她在藝術上屢作突破的力量。」
這次展覽將展出三個系列:
一:主打的「Hong Kong Express」用「妖」、「烈」、「俠」及「夕」等中文字呈現梅艷芳代表的香港文化:《妖女》、《烈焰紅唇》、《夕陽之歌》以及她的女俠形象都是香港流行文化的足跡。這系列也用水墨畫出梅姐極具標誌性的深色眼影、窩釘蕾絲舞衣,以及另一巨星張國榮的紅色高跟鞋。
二:「巴黎一字一生」系列同樣用蕾絲摺出居於巴黎的移民女性的人生。離散與移民,對香港人來說一定不會陌生,而那些移民女性的經驗亦與梅艷芳曲折傳奇的一生有異曲同工之妙。
三:「異山水」系列把蕾絲及女性身體化為山水,展現另類的東西方結合。這些在水中、雲霧中的女體神秘而動人,比生命更大,呼應了梅艷芳與香港文化的曖昧與無窮力量。
「女性要活出自我,在於向傳統發問;當代藝術的精髓,在於實驗與創新;香港文化的精彩,則來自它不守成規。今天,面對紛亂世界,我們如何自處?城市如何發展?洪慧提醒我們要『不乖』,要不停發問與探索」,李展鵬說。
《沒有辦法做乖乖》——洪慧的蕾絲書法和水墨
展期:2025年2月28日至3月21日
地點:香港Soho House 2樓(香港上環德輔道西33號,從港鐵上環或西營盤站徒步約10-15分鐘)
策展人:Luke Chapman,李展鵬
圖:主辦方提供
編輯推薦
香港文化博物館梅艷芳紀念展 突破三十萬參觀人次
梅迷集合!與學者共論梅艷芳與流行文化
薦書|梅艷芳逝世廿周年:蔓珠莎華 美麗心中一再想
梅艷芳逝世廿周年|香港文化博物館辦紀念展 重溫百變天后風采
梅艷芳逝世二十周年 「梅迷」組織舉辦紀念音樂會
宋詞雅韻吹動「新國風」 上海歌舞團舞劇《李清照》9月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