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展示檢獲涉案「偽基站」證物照片。
【橙訊】通訊辦早前推出短訊發送人登記制,已獲官方認證發送人的短訊,均會以「#」號作為開頭。警方近日接獲舉報,指收到有騙徒假冒已登記「#」號開首的短訊發送人,發送釣魚短訊,企圖詐騙。警方調查後,前日(17日)在旺角一輛客貨車內拘捕一名23歲本地男子,他當時正以俗稱「偽基站」的非法無線干擾器,發送詐騙短訊。案中有受害人損失約2.2萬元。
網罪科高級督察溫浚康今日見傳媒講述案情,他表示,警方在本月11日起先後接獲28名市民透過不同渠道舉報,包括警方報案室、防騙視伏器、防騙易熱線,以及通訊辦,通知警方收到偽冒政府部門、速遞公司和網絡支付系統的詐騙短訊。這些詐騙短訊內容附有釣魚網站的連結,而發送人名稱亦以「#」開首,企圖誤導市民,以為短訊是由已認證的公司或機構發出。
其中一名市民不虞有詐,開啟了短訊內的釣魚網站連結,並提供信用卡資料,損失約2.2萬元,於是報案。警方聯同通訊辦及電訊商跟進案件,網罪科經調查後,鎖定一名涉案本地男子。該名男子於前日在旺角區利用俗稱「偽基站」即時發送釣魚短訊。網罪科人員採取行動,以涉嫌「串謀詐騙」拘捕該名男子,並於對方身處的客貨車內,檢獲兩部手提電話及正在運作中的偽基站。被捕人正被扣留調查,稍後將會被落案起訴。
網罪科高級督察溫浚康(左)及通訊辦首席規管事務經理盧子謙(右)。
消息稱,被捕男子報稱是送貨工人,利用偽基站發出合共逾萬條詐騙短訊,當中包括假冒支付寶、易通行和順豐等短訊。惟詐騙短訊透過偽基站發送,影響只屬小範圍,市民僅在局部範圍內受偽基站干擾,才會收到短訊。此外,被捕男子當時身處客貨車內,據悉當時客貨車另有司機,警方正調查司機是否與案有關,亦正追查涉案偽基站的來源。
過往不時出現詐騙訊,通訊辦為協助市民識別短訊發送人的身份,設立了「短訊發送人登記制」,讓有份參與的公司或機構,可登記使用以「#」開首的「已登記的短訊發送人名稱」,向用戶發送短訊。「短訊發送人登記制」自2023年12月28日起實施,主要電訊服務供應商、主要銀行及個別政府部門已經參與,登記制亦已開放予各行業加入。
圖:星島
編輯推薦
騙徒疑用「#」號開頭發短訊冒充獲認證 通訊辦:正聯同電訊商及警方跟進
生產力局3職員涉串謀客戶 詐騙創科基金逾700萬元
陳國基與湖南省長毛偉明會面 就深化湘港合作交流意見
30箱新潟魚乾涉違禁令輸港 遭食安中心封存
教大代表團出席中國-中亞教育部長會議 為全球教師發展學院中亞學院揭牌
男嬰斷8條肋骨顱內出血亡 孟加拉裔父母否認謀殺 指22月大兄長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