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訊】政府提出推行面積不少於八平方米(約86平方呎)的「簡樸房」取締劣質劏房,有關諮詢期下月結束。為減少大眾對劏房戶的負面標籤和刻板印象,嶺南大學(嶺大)社會學及社會政策系助理教授黎苑姍與兩位香港藝術工作者羅妙妍及岑宗達,展開跨界別合作,聯合策劃「所有:聽見118.4呎的聲音故事」展覽,精選一系列真實的劏房居民故事,並通過裝置展覽及聲音演繹,讓大眾聆聽到劏房街坊的生活故事⸺他們如何透過「物件」把劏房修造成家,以及了解人如何在有限的空間照料至親、收攏回憶,繼而安身成家。

右起為嶺南大學社會學及社會政策系助理教授黎苑姍、香港藝術工作者岑宗達及羅妙妍

根據2021年政府統計處的人口普查數據顯示,香港劏房的樓面面積中位數為11.0平方米,相等於118.4平方呎。一直研究劏房家庭生活的黎苑姍,自2021年起走訪新界和九龍區合共50多個劏房家庭,以深入訪談及與研究對象相處等質性研究方法,了解劏房住戶的生活經歷,並記錄個人如何在不適切的居所中,憑藉所有之物和無償勞動構建家園。

展覽展示了劏房戶的家中珍藏,顯示這些居民如何憑藉所有之物和無償勞動構建家園。

黎苑姍表示,是次跨界別合作以學術研究為基礎,通過裝置展覽,並以聲音藝術作為媒介,向大眾展示基層街坊的生活點滴,從而消除對劏房戶的標籤和刻板印象,並體現藝術作為社區溝通的橋樑。她表示:「家的建立是日復日的過程,把百多呎的狹小之地修築成家,對劏房戶而言極不容易。這些隱藏在大敘事下的年月勞動、回憶及自我意識,細緻刻劃在日常物件中。透過物件追溯劏房住戶的生活痕跡,我們可深刻理解人與空間、家繫、勞動以及政策的緊密牽連。」

是次展覽共有四條聲音演繹的導航路線,邀請參加者配備智能電話,漫遊葵涌社區日常,聆聽街坊的生活故事。

展覽設置了四條由聲音演繹的導航路線,邀請參加者配備智能電話,漫遊葵涌社區,聆聽街坊的生活故事。

路線一:東少歷險記

葵涌「小地膽」東仔帶你認識他的朋友和秘密基地,好奇的少年,遊樂場一樣的社區⸻由家出發,到底要走幾多步才能遇上「老best」(好朋友)?

路線二:美嬌的任務

居住在劏房的媽媽美嬌每天都為一家大小操勞,來跟著她繞街跑巷買餸搵食!美嬌會分享媽媽們獨有的生活秘笈,完成每日重覆但又毫不簡單的挑戰!

路線三:工廈青年生活指南

在工廈生活的青年每天在葵涌穿梭,以獨特的視角,察看工廈區生活的眾生相,分享他收集的奇聞異事,帶我們細看城市生活的各種形式。

路線四:社工的下午

社工出動落區「洗樓」!使命必達,風雨不改為街坊解憂,跟隨她的午後行程,深入劏房聚集的大街小巷,登上天台跨過天橋,聽見不一樣的葵涌風景。

「所有:聽見118.4呎的聲音故事」展覽

日期及時間:即日起至2025年2月16日

上午11時至晚上6時(星期一休館)

地點:新界葵涌大隴街23-51號銀行大廈47號地舖煥居生活館

免費參觀

圖:嶺南大學

責編 | 羅茜

編輯 | 李相怡

編輯推薦

丹麥召見美國外交官 重申對美在格陵蘭島間諜活動「零容忍」立場

​新聞背後|外界料良十四世將延續改革 雖為美籍教宗卻曾批特朗普萬斯

土耳其警方焚燒20噸大麻煙霧籠罩附近小鎮 逾兩萬居民被動「吸毒」

運輸署:正與的士業界安排會面 當局政策立場一貫清晰

以巴衝突|內塔尼亞胡視察預備役部隊 稱要「徹底擊敗」哈馬斯

蓋茨擬廿年內捐99%身家 不想死時被指富有 批馬斯克殺害全球最貧困兒童

夏寶龍展開澳門考察調研行程 轉達中央對新一屆澳門特區政府開局良好肯定

克什米爾衝突|美方指巴殲-10擊落至少兩架印戰機 巴稱又擊落29架無人機

習近平同普京茶敘 強調中俄戰略協作並就俄烏議題交換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