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顯
基辛格的名言:「成為美國敵人是危險的,但成為美國朋友是致命的」,原文是「It may be dangerous to be America's enemy, but to be America's friend is fatal.」
這句話據說是在1968年11月下旬,當時尼克遜已當選了總統,但還未就職,他對保守派政論半月刊《National Review》的創辦人William F. Buckley Jr.在電話中說出來,而這句話的原作者是帝俄的少將、地緣政治專家Aleksey Efimovich Vandam Edrikhin,此人生於1867年,死於1933年。
20世紀初,美國打敗了西班牙,拿到了菲律賓,衝出了太平洋,因而直接面對俄羅斯。這時,它的亞太外交政策是和日本友好,對抗俄羅斯,也許,也多半是,因為這原因,Aleksey Efimovich Vandam Edrikhin才會寫出這句話。
同時,面對已被列強瓜分的中國,美國無處下手,因而提出了「門戶開放政策」,內裏乾坤無疑是﹕我吃不到的,大家也別想吃。在歐洲,當時美國的基本策略,就是聯合本來是敵人,如今同聲同氣的英國對付西班牙,不過當西班牙倒下了,歐洲全是強敵,無法進入,因此它的主力還是在亞太。
一次大戰時,它聯合英國和法國,對付新崛起的強國德國。一戰完,德國倒,它又反了過來,扶持德國,和德國大做生意,而德國和共產蘇聯皆是被大半個地球排擠的對象,同病相憐,也大做生意起來。蘇聯的工業化,正是仰賴德國的輸入技術與設備,而它則以餓死幾百萬烏克蘭人,去輸出糧食,以換取德國的輸入工業。當時誰也料不到,蘇聯的這波操作,居然反成為了二戰時抵抗納粹德國的本錢。
日本在日俄戰爭後,由於俄羅斯拒絕戰爭賠償,日本本已一窮二白,誰知一戰爆發,日本乘機渾水摸魚,大發其財,而新成立的共產蘇聯一是陷入內戰,二是因共產主義而被世界杯葛,日本因而在東方崛起。這時,美國變成了扶持中國,向當時正在北伐的蔣介石提出優厚條件,促使其拋開蘇聯的資助,變成親美,同時反日,並且大殺共產黨員。
二戰時,德國橫掃歐洲,美國唯有聯合蘇聯,打德國,打日本。二戰後,美國馬上和蘇聯拆伙,冷戰開始。美蘇的唯一一次合作,是在1956年的二次中東戰爭,也即是蘇彝士運河危機,兩大國合力,瓦解了英法兩國在當地的勢力,證明了在美國的心目中,利益比盟友更重要。
由於中國赤化,國民黨敗走,中共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美國只有和新中國反目,甚至在1950年至1953年,和中國的解放軍在朝鮮半鳥狠狠打了一仗,成為了美國立國以來的第一次敗仗。轉捩點是60年代初期,中蘇不和,美國趁機與中國結盟,拋棄了國民黨。始作俑者是尼克遜,而多年以來,尼克遜非但是美國最激烈的反共鬥士,還是蔣介石宋美齡的私交好友。
中國也不失美國所望,痛揍了越南10年,為在越戰失敗的美國出了一口烏氣,這非但令到越南統一南半島,成為地主霸主的夢碎,也重挫了蘇聯的威信。中美結盟,是導致蘇聯在1991年崩潰的重大原因。
蘇聯崩潰的另一原因,是它在阿富汗戰爭的失敗。美國扶植的沙地阿拉伯人本‧拉登在阿富汗境內搞遊擊戰,蘇聯打來打去打他不倒,10年下來,嚴重損耗了國力。不過,公認蘇聯崩潰的主因,是它的高層普遍彌漫親美思想,從戈巴卓夫到葉利欽,皆是如此。甚至在它解體後,普京接葉利欽的班,成為了俄羅斯聯邦的總統,也是繼續親美。
阿富汗戰爭完結後,本‧拉登不滿美國繼續插手伊斯蘭世界的政治,因而發動了「九一一事件」,這令到美國在2001年和2003年分別侵略了阿富汗和伊拉克,並在2011年,美國特種兵在巴基斯坦空降,殺死了躲藏在安全屋內的本‧拉登。
說到伊拉克,話說1979年,其鄰國伊朗的親美世俗化政權倒下,新政權是反美的伊斯蘭原教旨信徒。於是1980年,伊拉克在美國的同意下,企圖侵略伊朗。伊拉克的最大原罪是﹕它不能打,8年下來,沒法子成功推翻伊朗的反美政權,只有訕訕然停戰。換言之,這是一頭沒用的走狗。
1990年,伊拉克詢問美國,可否侵略科威特,以取得出海口,美國不置可否,伊拉克誤以為美國是答允了,結果當它成功侵略後,美國以聯合國名義,56國聯軍,打伊拉克打得一蹶不振,並在12年後,以伊拉克擁有大殺傷力為藉口,把它亡國,成立傀儡政權。伊亡國後,始發現它並不擁有大殺傷力武器。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一直意圖親美,並欲加入北約。然而,在2014年,美國發動顏色革命,推翻了親俄的政府,成立親美的傀儡政權,向來對美國抱有幻想的普京徵底失望,憤而侵略克里米亞半島,並在2022年侵略烏克蘭。
至於中國,縱然早期是中美結盟,但從來是貌合神離,美國從來沒停止過推翻現政權的作為,北京、西藏、新疆、香港、台灣,現在已是完全翻臉。
總括而言,日本,從俄羅斯到蘇聯又再到俄羅斯,中國,伊拉克,本‧拉登等等,一度曾經是美國的盟友,但最後均成為了它最大的敵人,唯一的慶幸是,暫時中國仍然是好端端的,並未有太大的「危險」。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圖:美聯社
編輯推薦
周顯專欄丨日本天皇應否納妾?
周顯專欄丨歐洲的價值外交在搞甚麼飛機?
十一少丨淡馬錫的困境:當神話不及指數
徐風專欄丨騰訊防守有餘進取不足
湯文亮專欄丨業主賣樓 雙拳難敵四手
創富煒略丨減息憧憬升溫 中美股市分途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