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要求學生填寫防騙問卷。資料圖片
【橙訊】港大近月有逾60名學生墮入詐騙陷阱,合共損失超過6000萬元,校方要求學生須先填寫防騙問卷,才可進入部分校園設施。有關問卷,共31條問題,涵蓋電話詐騙、投資詐騙、購物詐騙的手法,當中有11條關於網上情緣投資騙案,佔全卷三分一。據悉相關防騙問卷由警方設計。
問卷一共31條,9條與「電話騙案」有關、11條「網絡情緣投資騙案」、3條「網上購物騙案」、7條問及警方「反詐騙協調中心」及「防騙視伏器」功能,另外一條詢問是否願意透過微信群組接受最新防騙訊息。
「電話騙案」的9條問題中,提及假冒官員,指騙徒會播放事先錄製好的電話語音,看似正式,又會指你涉嫌違法犯罪,令你驚嚇並就範,亦可能需要你交出銀行保密數據,如密碼、驗證碼等,聲稱是配合調查。問卷提醒網絡上的眼見未必為實,應對來電保持審慎。
問卷傳授「四要五不要」
另外,問卷亦有傳授「四要五不要」,包括要核實對方身份、立刻收線、致電18222、切勿接聽陌生電話、不要在可疑網站輸入個人敏感數據等等。
問卷亦有提及騙徒的目的,是讓你「脫貧致富」還是「一貧如洗」,亦有詢問填寫者是否願意透過微信群組接受最新防騙訊息。
「網絡情緣投資騙案」在問卷中佔比最大,共有11條,披露了騙案流程,包括騙徒會以一個外貌出色的社交平台帳戶來主動搭訕,然後和你交心,成為挈友或戀人,繼而想辦法吸引你投資,或讓你下載投資軟件並注資。
問卷亦提及,騙徒除了騙你注資,亦可能用急需用錢,為你購買了高價值禮物但被海關扣查,需要支付清關費或手續費等手法騙取財產。
港大近月有逾60名學生墮入詐騙陷阱。資料圖片
港大學生發展及資源中心上周四則以「聯合打擊現金詐騙行動:保護香港大學學生」為題,英文及簡體字並行,透過社會科學學院向學生發電郵。電郵附有一張警告圖片,以簡體字及英文寫着「陌生來電,自稱官員,要你繳錢,掛斷!」圖片上附有中心的聯絡方式,以及警方反詐騙協調中心「防騙易18222」24小時熱線。
電郵指,詐騙是全球性問題,形式多種多樣,而近月有超過60名港大學生成為詐騙案的受害人,損失超過6000萬元,即平均每人被騙100萬元。有指當中上當的主要是內地生。電郵亦顯示校方要求學生於1月20日至2月10日期間填寫警務處提供的多項選擇題問卷,以提高防騙意識及保護自己,若未完成問卷,可能無法進入圖書館和學習共享空間「智華館」。
據了解,該問卷是選擇題,只需數分鐘便可完成,所有本地及非本地學生都要填寫。他們一登入內聯網學生平台,就會收到彈出訊息要求填寫問卷。
31條問題如下:
Q.1 某人向你來電,自稱為內地或香港官員,需要你合作。以下哪些是你可能會遭遇到的情景?
Q.2 某人來電聲稱你犯法,需要你進一步合作。隨後,他透過通訊軟件出示了自己的工作證件及拘捕令。你會?
Q.3 對方告知你涉嫌違法犯罪,需要在其指定的應用程序中綁定個人的銀行數據以配合調查。對方的目的是?
Q.4 在「假冒官員」電話騙案中,騙徒會指示你保持視頻通話以便後續操作,實際上他們是想?
Q.5 在電話騙案中,騙徒一般會要求你開設網上銀行戶口。他們後續還會做些什麽呢?
Q.6 在電話騙案中,你在匯款前或會收到一份商業合同或保密協議文件,它的目的是?
Q.7 只有執法機關才有你的個人資料嗎?
Q.8 四要是哪四項?
Q.9 五不要是哪五項?
Q.10 以下哪些是「網絡情緣投資騙案」的詐騙流程?
Q.11 騙徒多以外貌娟好的異性為外貌,並主動搭訕你的原因是什麽?
Q.12 騙徒為何好以「專業人士」包裝自己?
Q.13 騙徒提供虛假投資軟件是作什麽用途?
Q.14 騙徒希望你投資的目的是什麽?
Q.15 騙徒提供的虛假投資軟件有什麽特點?
Q.16 除了讓你注資於虛假投資軟件,在網絡情緣騙案中,騙徒還會怎樣騙取你的財產呢?
Q.17 「為防受騙,我們應勿從非官方的應用程序商店下載軟件,尤其是投資類的軟件。」此話正確?
Q.18 虛假投資網頁一般都有破綻,若網站遇到以下的什麽特徵時,你應當尤其注意?
Q.19 在支付投資資金時,如果頁面顯示是向「個人銀行戶口」轉賬,你應該?
Q.20 如果你認為對方身份可疑,你可以怎麽做?
Q.21 當你購物時,以下哪些是「網購騙局」的特點?
Q.22 如果網站出現以下哪些情況,便應提高警惕?
Q.23 當你想在網上售賣產品時,應警惕以下哪些情況?
Q.24 防騙易熱線「18222」的主要作用是?
Q.25 反詐騙協調中心(ADCC)除了提供防騙查詢,還有什麽作用?
Q.26 防騙視伏App」是「防騙視伏器」的手機應用程序,其主要作用是?
Q.27 防騙視伏APP可以評估詐騙風險的範圍包括?
Q.28 防騙視伏APP根據什麽來評估詐騙風險?
Q.29 防騙視伏器有四個程度的搜尋結果,按照可疑程度從高到低排序依次是?
Q.30 如果防騙視伏器顯示搜尋結果為「未有記錄」,那你應該?
Q. 31你是否願意透過微信群組接受最新防騙訊息?
編輯推薦
至少三大學已要求學生填防騙問卷 議員促批簽注前先傳遞防騙資訊
有意來港就讀內地生據報須先填防騙問卷 以防來港後跌入騙案
內地女涉用假學歷報讀港大碩士加控欺詐等兩罪 准以20萬元保釋下月中再審
食安中心:呼籲市民勿食用可能受李斯特菌污染進口火雞煙肉
兩Uber司機申出租許可證遭拒司法覆核勝訴 運輸署:規管工作不受影響
食環署:文錦渡搗破非法屠宰羊隻及出售禁售食物活動 51歲男子涉案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