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新機場的建設對香港國際機場帶來的影響將更多是協同而非競爭。

文:陸宇

12月25日,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下稱「廣州新機場」)前期同步實施工程動工。日前,該機場項目正式獲得國務院的立項批復。內地學者稱,廣州新機場項目的落地,意味著廣州都市圈再添民航樞紐,其影響範圍將輻射到大灣區。

雖然,粵港澳大灣區現已擁有7座運輸機場、11條跑道以及3座國際航空樞紐,但作為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大灣區主要樞紐機場目前已達或將達「飽和」運行狀態成為業界共識。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的發展,人口流動與物流需求持續增長,現有的航空基礎設施較難充分滿足持續增長的市場需求,廣州機場的「大建設大擴張」趨勢便被置於更重要的位置。

廣州新機場也正因此應需而生,其選址和定位有諸多「先天責任」需納入考量。廣州工商學院新質生產力與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執行院長蔡春林表示,廣州新機場位於肇慶市高要區和佛山市高明區交界處,其選址主要有兩點考慮。首先,這一選址有利於覆蓋粵港澳大灣區西部的交通需求,進一步完善大灣區的綜合交通網絡。此外,新機場還可以分擔廣州白雲國際機場的壓力,提升區域整體航空運輸能力,滿足未來長期發展的需求。

該項目招標公告顯示,廣州新機場定位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航空樞紐之一、廣州國際航空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大灣區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廣州新機場的建成,將有助於廣州都市圈的對外開放和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的協調發展。

具體而言,廣州新機場的影響及意義可以從省內與大灣區這兩個區域來考慮。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新經濟研究所執行所長周順波指出,一方面,其作為大灣區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其服務範圍將輻射到佛山、肇慶、清遠等地,對區域內的航空公共服務提供更好的覆蓋和提升。另一方面,囿於灣區內空域的緊張、地面交通疏導或交通能力限制,新機場可以與粵港澳其他機場實現分工,從而提升其自身及大灣區機場群的利用效率和價值。

廣州新機場與大灣區機場群的分工協作方式,是通過市場競合而動態形成和調整的。周順波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機場群內部是一種「多向奔赴」,大灣區各機場的發展特色和優勢各有側重,這導致各地機場功能並非追求大而全。而是在市場經濟的邏輯下,旅客、企業通過「貨比多家」,讓廣州、香港、澳門等機場形成最高效的分工。大灣區機場群在市場中自然形成的分工格局是資源的合理化配置,亦是提升其效率與實力的最優解。

市場是影響大灣區機場群分工協作的因素之一,但行政規劃對各個機場的定位也不容忽視。《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對灣區機場群的建設就指出,要建設世界級機場群,鞏固提升香港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強化航空管理培訓中心功能,提升廣州和深圳機場國際樞紐競爭力,增強澳門、珠海等機場功能,推進大灣區機場錯位發展和良性互動。

談及廣州新機場對香港可能的影響,周順波表示,香港國際機場其作為亞洲首屈一指的航空樞紐,以及通往中國內地市場門戶的地位「不會因新機場建成而改變」。

此前,Skytrax發布2024年全球最佳機場百強榜,香港國際機場排名位居中國第一,世界第11位。本年底,隨著三條跑道開始全面運作,香港國際機場將繼續提升競爭力,以鞏固其作為亞洲首屈一指的航空樞紐,以及通往中國內地市場門戶的地位。

蔡春林也表示,香港國際機場目前是大灣區中貨運量和國際航線密度領先的航空樞紐,其優勢在於深厚的國際網絡、優質的服務以及長期積累的品牌效應。「廣州新機場的建設預計會對香港國際機場壟斷大灣區貨運量產生一定的影響,但這種影響更多是協同而非競爭的。」

作者為時事評論員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圖:中通社

責編 | 韓進珞

編輯 | 子涵

編輯推薦

克什米爾衝突︱印度禁巴基斯坦航班進入領空 美國籲合作緩解緊張局勢

關稅戰|玉淵譚天:美方透過多種渠道主動接觸中方 冀就關稅問題談判

圍爐‧黎堅明EP1-EP3全集|保育與發展並存 同享漁農業界成果

關稅戰|美國首季GDP收縮0.3% 特朗普歸咎拜登留下爛攤子

五一黃金周展開 當局籲盡量避免繁忙時段過關

廣東院舍照顧計劃推支援服務 助長者適應內地生活

神十九航天員乘組返抵北京 將進入隔離恢復期

俄烏戰爭|美烏簽署礦產協議設重建基金 華府優先參與烏自然資源交易

五一黃金周︱啟德體育園連串食買玩活動 全新主題「啟德美食海灣嘉年華」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