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罪科總督察梁以德(中)、高級督察吳柏慧(左)及Carousell旋轉拍賣集團幕僚長陳素玲(右)。
【橙訊】本港今年1至10月錄得逾2.8萬宗科技罪案,當中網上購物騙案佔約33%,按年增加約23%,涉款逾3.3億元;其中644宗罪案均牽涉網購平台「Carousell」。該平台於今年8月初推出的「平台收款功能」,騙徒隨即利用偽冒該頁面的釣魚網站行騙,3個月已錄得330宗相關騙案,涉及金額高達2500萬元。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總督察梁以德表示,警方近期在網購平台Carousell(旋轉拍賣)留意到一款利用釣魚連結的網購騙案逞上升趨勢,騙徒會假扮買家,向賣家提出預先付款,要求賣家按下超連結,進入虛假網站輸入網上銀行帳戶登入資料及一次性密碼以收取貨款,當騙徒獲得有關資料,便將受害人的資產轉移。
梁以德透露,利用釣魚連結的Carousell網購騙案於今年1至10月錄得644宗,涉款逾3600萬元,最大損失的案件涉及近90萬元騙款,受害人為32歲男會計師。他補充,Carousell騙案以往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及台灣發生,不排除幕後有集團式犯案,本港警方會加強情報蒐集。
吳柏慧高級督察指出,Carousell在今年8月初推出「平台收款功能」,利用釣魚連結的網購騙案於8至10月錄得顯著上升,總計達330宗,涉及金額高達2500萬元;騙徒會假扮買家,當賣方在Carousell刊登廣告,騙徒隨即傳送私人短訊,表示有興趣購買貨品,並出示偽造截圖,稱想在 Carousell「平台收款功能」過數,需索取賣家的電郵地址。
當賣家提供電郵地址,會收到偽冒Carousell平台的電郵,內容要求賣家點擊超連結到指定網站收款,該虛假網站偽裝Carousell付款平台,要求選擇收款銀行,當受害人選擇後,會被轉至假扮銀行頁面,指示登入其銀行戶口及輸入一次性密碼進行收款。與此同時,騙徒利用資料登入戶口,將結餘轉走。
Carousell旋轉拍賣集團幕僚長陳素玲表示,其平台的收款功能不需要電郵地址來付款,客戶不要隨意提供個人資料及銀行資訊,亦不要點擊來歷不明的超連結,以及不要輕意相信可疑帳號,以免受騙。
圖:商台
編輯推薦
Carousell洩逾32萬香港用戶資料 私隱公署批犯根本性失誤
Carousell年內錄雙位數增長:每六港人有一人使用
前沙田警區指揮官受襲致骨折向施襲者民事索償 明日結案陳詞
警方過去2周接逾50宗網上情緣騙案涉款逾1600萬 有47歲中女損失近200萬
全運會|保總:選出10名香港代表參賽保齡球群眾賽事 冀港隊取三甲
內地補習機構被指「借殼辦學」 議員斥販賣焦慮及誇大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