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罪科總督察梁以德(中)、高級督察吳柏慧(左)及Carousell旋轉拍賣集團幕僚長陳素玲(右)。

【橙訊】本港今年1至10月錄得逾2.8萬宗科技罪案,當中網上購物騙案佔約33%,按年增加約23%,涉款逾3.3億元;其中644宗罪案均牽涉網購平台「Carousell」。該平台於今年8月初推出的「平台收款功能」,騙徒隨即利用偽冒該頁面的釣魚網站行騙,3個月已錄得330宗相關騙案,涉及金額高達2500萬元。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總督察梁以德表示,警方近期在網購平台Carousell(旋轉拍賣)留意到一款利用釣魚連結的網購騙案逞上升趨勢,騙徒會假扮買家,向賣家提出預先付款,要求賣家按下超連結,進入虛假網站輸入網上銀行帳戶登入資料及一次性密碼以收取貨款,當騙徒獲得有關資料,便將受害人的資產轉移。

梁以德透露,利用釣魚連結的Carousell網購騙案於今年1至10月錄得644宗,涉款逾3600萬元,最大損失的案件涉及近90萬元騙款,受害人為32歲男會計師。他補充,Carousell騙案以往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及台灣發生,不排除幕後有集團式犯案,本港警方會加強情報蒐集。

吳柏慧高級督察指出,Carousell在今年8月初推出「平台收款功能」,利用釣魚連結的網購騙案於8至10月錄得顯著上升,總計達330宗,涉及金額高達2500萬元;騙徒會假扮買家,當賣方在Carousell刊登廣告,騙徒隨即傳送私人短訊,表示有興趣購買貨品,並出示偽造截圖,稱想在 Carousell「平台收款功能」過數,需索取賣家的電郵地址。

當賣家提供電郵地址,會收到偽冒Carousell平台的電郵,內容要求賣家點擊超連結到指定網站收款,該虛假網站偽裝Carousell付款平台,要求選擇收款銀行,當受害人選擇後,會被轉至假扮銀行頁面,指示登入其銀行戶口及輸入一次性密碼進行收款。與此同時,騙徒利用資料登入戶口,將結餘轉走。

Carousell旋轉拍賣集團幕僚長陳素玲表示,其平台的收款功能不需要電郵地址來付款,客戶不要隨意提供個人資料及銀行資訊,亦不要點擊來歷不明的超連結,以及不要輕意相信可疑帳號,以免受騙。

圖:商台


責編 | 海源

編輯 | 江純力

編輯推薦

熱話|一家三口壽司郎等太耐狂罵職員惹公憤 網民:「恰個打工仔以為自己好叻」

深圳非婚生育家庭申領育兒補貼遇阻 深圳衛健委:現行政策以夫妻關係為前提

天文台:「楊柳」將逐漸增強 料港本周中後期天氣不穩

​國際原子能機構高級官員將訪伊朗 聚焦「新合作框架」

硅谷國際發明節港代表團奪27金及8特別大獎 孫東指印證香港無限潛力

警方過去2周接逾50宗網上情緣騙案涉款逾1600萬 有47歲中女損失近200萬

內地某公司擬推出「孕育機器人」惹議 網友憂倫理法治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