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份《施政報告》內容勇於回應民生熱議。
文:黃進達
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勇於回應民生熱議,賺得社會掌聲。《施政報告》有發展香港在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的遠見,亦有為香港穩固競爭優勢的亮點,包括進一步打造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成立「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員會」,長遠而言壯大及豐富本港人才庫,配合大灣區及內地發展,將可發揮本港作為「超級聯繫人」、「說好中國故事」獨特優勢。比對兩年前行政長官首份《施政報告》,本份報告明顯對於旅遊業的幫助與着墨,針對性相對明顯。
「走出去迎客」的決心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萬樣奇蹟因細節而發生。或者有人莞爾《施政報告》推動在機場提供阿拉伯語資訊,鼓勵的士車隊以阿拉伯語提供車隊服務資訊,乃表面功夫。筆者對這項措施卻非常支持,見微之著,可見特區政府對於開拓中東和東盟旅客市場有過一番思考。近年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成果顯現,中國與中東的經貿往來加深,加上歐美傳統市場受地緣衝突影響,今天中東市場與客人對香港來說,絕對是必須爭取的對象。待客之道旨在賓自如歸,接待任務在決定赴港一刻已經開始,特別是在代表香港門戶的國際機場和永遠第一身接待客人的交通工具。如同港人到外地旅遊,人在他鄉如有指示,自然感覺安心。心同此理,這次《施政報告》相關內容也是對於較早前行政長官率領官員和商界代表訪問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的呼應,表示已有招待回頭客的思想準備。香港在接待中東旅客的基本設施仍有待改善,然而在政策方向上,開始對有關市場認真思考,才是令中東市場真實感覺到香港歡迎他們、支援到訪的第一步。
發掘香港自身文旅特色
今年五月,筆者曾對旅業復蘇情況進行觀察,曾言隨着國際旅客逐步回歸,而另一邊中環傳來享負盛名的地標酒吧卻陸續結業,未免諷刺。作為美食之都,這些標誌性的天台酒吧是一直以來與國際時尚、文化、音樂主題並行共生,當局需要慎重綜合考慮香港多元的夜消費、夜經濟新定位,在改善各區夜市的安排的同時,讓華燈點點的酒吧夜遊體驗重新回歸,也是非常重要。《施政報告》中宣布即日起調低烈酒稅,即時得到酒吧業界代表的歡迎,認為可為香港夜經濟發展注入「強心針」,促進旅遊業的活力,為香港的經濟與文化交流帶來更多活力和機遇。
筆者欣悉旅發局對於《施政報告》中提出多項推動旅遊業發展的措施表示歡迎,並表態將全力配合相關建議,培育和拓展具本港和國際特色的旅遊項目,以及開拓多元化的客源市場等,進一步提升香港旅遊業的競爭力。其中,旅發局將制訂全港18區美食指南,與《施政報告》削減烈酒稅措施形成餐飲「組合拳」,有助進一步豐富香港的美食和餐飲選擇,促進旅遊和高端餐飲消費,鞏固香港「美食之都」的地位,是適切又順勢的正面回應。
留學品牌做大做強
眾所周知,今年公布的全球高等教育分析機構(QS)世界大學排名,香港便有七所大學上榜,其中五所躋身百強,排名結果為政府銳意發展香港成為「國際教育樞紐,未來人才搖籃」增添信心和凝聚力。筆者非常認同《施政報告》提出借助香港大學的優勢,打造留學香港品牌,並以獎學金吸引更多境外學生來港升學。這一舉措對香港的長遠好處多不勝數。高等院校是知識的殿堂,一方面提供高等教育和專業培訓,幫助學生獲得必要的技能和知識,也為社會培養各類專業人才,使經濟發展有人力資源的支持。通過高教界的學術交流,也能使不同行業作高質量發展的革新。再過數年,國際留學生畢業人數日增,香港更可發展為「超級薦人所」,協助他們在內地、東盟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就業,實現人才流動。
先不說吸引人才到港留學對香港產生如住屋、日常消費、學費等等剛需的直接經濟增長,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也能保持香港學生就學時習慣保持國際視野及文化理解,充實本地人才的競爭力。正好香港也在發展八大中心,科研和一應服務行業絕對需要人才,培養境外與本地學生中的優秀人才能幫助到香港科技進步和成果轉化的提速,當一切妥善運作,香港的高薪宜居也有助吸引這些人才長期駐留,為其長遠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積極影響。
須認真跟進的幾個重點
《施政報告》表示政府設立「發展旅遊熱點工作組」跨局統籌打造熱點,並就「促進文化體育旅遊融合發展 推動多元經濟方面」設立專章,能以高層次推動文體旅融合,固然有助加快推動發展更多特色旅遊和盛事旅遊。不過,能否從中確立機制,穩定地推動融合就十分重要。要知道推動文旅融合,並非一兩年間即能見功的事,南韓推動創意產業支持旅遊發展,也曾經過十多年的刻苦經營。
另一方面,行政長官表示已向中央政府提出進一步優化內地居民來港旅遊簽注的請求,包括恢復深圳「一簽多行」個人遊簽注及擴大「一周一行」個人遊簽注政策試點城市範圍等,以增加入境旅客。筆者認為加強深圳和周邊旅客來港的便利固然重要,但如果要加強成效,局方需要對於對象客源進行更新分析,旺丁同時旺財。要令「特種兵」多留一天、積極消費,筆者認為局方應該多與業界溝通,在設計新的深度旅遊路線之外,亦要針對特定消費群體的定制行程,例如家庭遊、購物遊、美食遊等,讓他們能夠享受個性化的旅遊體驗,而且每個旅遊城市的基本旅遊產品也是建立在團隊遊,如過於着重個人遊而忽略團隊產品的需求,也會令旅遊發展失衡,削弱香港作為國際旅遊城市的接待能力。
值得留意的是,筆者一直倡議局方多留意香港旅遊服務業的青黃不接情況仍待改善。《施政報告》雖然對於業界在資源上的訴求有所回應,但就行業面對的人手不足問題未有特別著墨。兩位副司長各領一軍,由副政務司司長任組長的「發展旅遊熱點工作組」與財政司副司長領導的「盛事統籌協調組」,都是開拓型的工作組,但本地旅遊服務業的前線有經驗人手不足,不是外部資源不足的問題,而是肌理問題,急待更適切的輸入、培養勞動人口去填充承托。筆者希望政府能業界保持緊密溝通,加強跨界協作,真正做到文體旅結合以產生最大化的經濟效益。
總而言之,筆者整體歡迎這份相對務實的《施政報告》。對機遇有觸覺,面對困難有敢於迎接挑戰的決心。期待「旅遊藍圖2.0」出台時能有更多的詳細部署。讓我們繼續心存希望。
作者為經民聯旅遊事務委員會主席、香港菁英會常務副主席、重慶市政協委員、全國青聯委員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圖:中新社
編輯推薦
劉淑怡|強積金成投資新動力?
崔劍|學習《憲法》助新一代正確理解「一國兩制」
姚柏良|「一簽多行」應與「無處不旅遊」深度結合
鄧飛|學習《憲法》就是學習當代中國國情
卓偉|南韓「政變」鬧劇凸顯西方民主的衰敗
曾德馨|深圳實現「一簽多行」 其他城市還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