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訊】近年香港社會對長者照顧和福利的關注日益增加,但少數族裔長者的處境卻鮮少受到關注。根據2021年人口普查數據,目前香港有約2萬6千名65歲或以上的少數族裔長者。由於語言障礙和文化差異,他們及其照顧者在獲取必要的社會服務和支持方面面臨重重困難。74歲的尼泊爾裔長者Ratna Devi Pradhan便是這樣的一位少數族裔長者,亦是一名照顧者。
以老護老 語言障礙添難題
多年前,Ratna隨弟弟妹妹一家因經商移居香港,現與家人同住於佐敦。由於弟弟妹妹平日忙於工作,照顧93歲母親Purnamaya Pradhan的重擔大多落在她一人身上。
Ratna的母親患有多種「老人病」,包括眼疾、聽力受損、哮喘、高膽固醇和高血壓,需要隨時有人照護,Ratna幾乎要全天候照料母親:「每天早上花約兩小時為母親做清潔、準備藥物,準備一日三餐。」Purnamaya只能依靠輪椅出行,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家中,但Ratna仍堅持每日推輪椅護送她到公園散步,由於自己膝蓋也動過手術,從家到公園五分鐘左右的步程,要走半小時。
Ratna每天堅持推輪椅護送母親到公園散步,由於膝蓋動過手術,原本五分鐘的步程,她需要走半個小時。
這樣的高強度照護工作已持續三年,即使到了深夜,Ratna也不敢鬆懈。Purnamaya患有哮喘,夜裡經常咳嗽,每次咳嗽都如警報般讓Ratna無法忽視。「我很擔心她過度咳嗽可能引發心臟病發作。每當夜裡聽到她咳嗽,我就得立即起床查看,給予氧氣緩解咳嗽,確保她無恙後才能繼續睡覺。」只有待有人暫時替代她照護母親時,Ratna才能做家務、外出買餸甚至看醫生。
她自身健康狀況也不佳,除了膝蓋問題,還有血壓和甲狀腺的健康問題。隨著母親年齡增長,照護強度愈來愈大,Ratna感到身心俱疲。語言障礙和文化差異更讓她的境況雪上加霜,無法獨立陪診,只能依賴家人協助。「我英語不好,需要依靠弟弟陪同媽媽就醫,才能與醫生溝通。除非是抽血檢查等簡單預約,我才能陪同前往,因為不需要與醫護人員交談。」
高度依賴家人陪診致連續錯過兩次覆診期
少數族裔長者晚年生活依賴家人照顧是普遍現象。另一對六旬尼泊爾夫婦Nirmal Kumar Shrestha,由於女兒工作繁忙無法陪同就診,患有糖尿病的Nimal已經多次錯過覆診期,被迫停藥。「我到達醫院時無法與醫護人員溝通,也不清楚應該往哪個方向走,因為女兒無法陪同,已經錯過了兩次覆診。」
由於女兒工作繁忙無法陪診,Nirmal(中間)已經錯過兩次覆診期。
來港五年,Nirmal夫婦對公共服務資訊、主流長者服務、長者福利一無所知,直到參加社會福利機構的服務才有所了解,如醫療券、長者咭、樂悠咭、兩蚊搭車等公共資訊。長期服務少數族裔長者的社工劉慧幸補充說:「他們對香港的長者服務系統不熟悉,很少去長者中心。大多數活動都是以粵語進行,他們不知道可以參加哪些活動。」
社工建議:加強對主流社會服務提供者的支援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耆望-少數族裔長者支援計劃」的計劃主任劉慧幸指出,語言障礙使少數族裔長者及其照顧者難以享受主流服務。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曾於去年11月至今年4月,進行「少數族裔長者使用主流服務調查」,以問卷訪問200名60歲或以上的南亞及東南亞裔長者及50名護老者,結果發現有超過八成受訪者,從未使用主流長者中心服務,近三成受訪者稱語言障礙影響他們求助。
在甚少使用主流服務下,該調查顯示有一半少數族裔護老者表示長者對其依賴程度為 8 至 10分(10 分為最高)。「雖然香港醫療系統提供翻譯服務,但並非所有長者都知悉可以要求翻譯協助。此外,領取藥物時,關於藥物服用方式的資訊並無翻譯服務,進一步增加了他們的困難。」劉慧幸說。
劉慧幸建議應加強對主流社會服務提供者的支援措施,幫助少數族裔長者融入社會。
她建議,政府應加強對主流社會服務提供者的支援措施,幫助少數族裔長者融入社會。「政府現時已設立少數族裔社區大使,並在不同區域推行,可以加強這個措施並恆常化,並在少數族裔集中的區域設立小隊,讓他們主動接觸和服務少數族裔長者及護老者,幫助他們融入附近的長者中心。」
她補充指,可以定期為主流長者服務的工作人員、少數族裔社區大使提供培訓,如文化敏感度訓練,讓他們更加了解如何服務少數族裔長者同護老者。
圖:橙新聞
編輯:Era
拍攝、剪接:Pan
責編 | 李永康
編輯 | 陳元
編輯推薦
有片|警方下周二起中環灣仔試行錄影交通執法 發現違規即發告票
有片|科大主辦首屆全AI製作電影節 逾80個國家和地區700多部作品參賽
有片|夏寶龍:讓美國「鄉巴佬們」在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面前哀鳴吧!
有話直說|國安教育須因勢而新 愛國主義促社會凝聚
有片|陳國基:國家安全市民才能安居樂業 要動員整個社會一齊參與實踐
有話直說|海島海岸遊擁經濟潛力 注重生態促可持續發展
文化走訪|色香味穿越時空 香港故宮特展「流動的盛宴」聚焦中國飲食文化
有話直說|巨額關稅無知無理無序 加碼後果美方實難承受
有片|毛寧外網分享毛澤東發言:美國要打多久就打多久 中國打到完全勝利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