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Laura
中國傳統佳節向來有很多習俗,尤其是象征著闔家團圓、新年伊始的農曆春節。民間從臘月廿三開始直到除夕夜,每天都有不同的習俗和講究。
圖:視覺中國
宰雞趕大集
民諺素有「臘月二十七,宰雞趕大集」的說法。意思是臘月廿七這一天,家家戶戶要宰殺自家的家禽,還要趕集、採購。以往,在物質並不豐富的日子裡,人們要定期去集市買東西,因集市通常距離住地較遠,所以稱為「趕集」。
不過,臘月二十七的趕集與平日購買缺貨的趕集不同,今天的趕集主要是買賣年節,如鞭炮、春聯、香燭、燒紙、牛羊肉、贈送小孩子的各種禮品、女孩子的各種頭花飾物等。
北方人在今天有宰公雞的習俗。除了昨天燉肉、今天燉雞以外,還要準備更多的肉菜、素菜等以備過年時候享用。每天廚房裡都是熱氣騰騰,香味撲鼻。
外面冰天雪地北風呼呼,一推門,就是各種香味兒和著熱氣撲面而來,還有滿屋子的笑語喧闐,屋外的鞭炮齊鳴。
年,就這樣帶著形、聲、色、香、味,定格在記憶中。
圖:視覺中國
洗浴
傳統民俗中,臘月二十七還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中國北方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諺語,認為臘月二十七洗浴為「洗福祿」。
圖:視覺中國
編輯:秦凡洛 責編:李夢
編輯 | Laura Qin
編輯推薦
香港國際授權展開幕 經典IP及文博機構聚首 共探授權業新路徑
香港科學館新展「創.造未來」聚焦工業轉型 縱覽本地產業生態及創新前景
2025法國五月藝術節亮點揭曉 逾60精彩節目打造多元視聽盛宴
新光重生?李居明租五千尺嘉禾黃埔戲院打造文化新地標
博物館高峰論壇|意大利夫人宮:博物館應該邀請到訪者書寫自己的篇章
博物館高峰論壇|蘇索克博物館:動蕩時代中,博物館不能假裝無事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