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訊】香港高樓林立,白天繁華熱鬧,夜裏璀璨繽紛,是個充滿活力的國際化都市。然而,在急速發展的縫隙中,仍掩映着香港舊日的足印,引人回味與追尋。那可能是家長成長的年代,也可能只是從電視、書本或老一輩口中聽聞的歲月,但每每看見,都會勾起心中的一絲共鳴。
小編精選了四本講述老香港的童書,不但讓大人們穿越時光隧道回到舊時,還能培養孩子對探索這個城市的熱情,從中學習上一代勤勞、堅韌、創新等的精神!
透過擴增實境(AR effect)見證香港百年歲月
《香港百年變變變》(修訂版)
作繪者:劉斯傑
出版社:新雅文化
適讀年齡:6歲或以上
定價:HK$158
首先,一起來看看香港的歷史發展吧。這本繪本《香港百年變變變》創新獨特,以維港兩岸海岸線的變化,反映香港百年來的歷史變遷,涵蓋歷史、人文、地理、經濟、民生等,並且中英雙語對照。更有趣的是,書中設有十個擴增實境效果(AR effect),活現10個具代表性的香港歷史場景,讓孩子真切地眼睛看到、耳朵聽到,一段段鮮活的歷史情景!
下載並開啟「香港百年變變變」app後,用手機或平版電腦對着圖書,就能看到立體效果 —— 一架飛機從書中飛出來!
走訪香港15間老店
《香港老店圖解小百科》
作繪者:鄧子健
出版社:新雅文化
適讀年齡:6歲或以上
定價:HK$128
第二站,我們來探索香港的十五間老店——它們見證了香港的經濟民生發展呢。今天的香港有很多大型商場,便利店或超級市場隨處可見,但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人們要買不同生活用品或食物時,都需要前往不同的店鋪。在《香港老店圖解小百科》中,大家可以找到十五間香港老店,包括:裙褂店、涼茶鋪、冰室、雨傘店、當鋪等,書中還會講述這些老店的演變和現況。
書中由大頭佛、獅子頭、鄧伯等幾位主角,帶大家走訪不同店鋪,圖中的是裙褂店。
透過角色對話,讀者可以認識到裙褂是什麼,還可以了解古代中國的嫁娶儀式。最後,還會講解現今的顧客在裙褂店裡的消費模式的轉變。
本書附設4個二維碼,只要用手機或平板電腦掃描便可以看到老店師傅的絕活,包括沖奶茶、手紮燈籠、縫補衣服、擦鞋的影片,以加深大家對傳統手藝的了解。圖中的是沖奶茶絕活。
看看智能手機為人們生活帶來的轉變
《沒有手機的童年》
作者:梁雅怡
繪者:Keman
出版社:新雅文化
適讀年齡:3歲或以上
定價:HK$98
來到第三站,我們回到那個智能手機還沒發明的年代,看看人們的生活是怎樣的。《沒有手機的童年》是一本非常有趣、寫實,令孩子驚歎連連,家長充滿回憶的繪本。故事由八歲的女兒芯芯,向媽媽提出想要一台手機開始。故事由此進入時光隧道,芯芯可以與八歲的媽媽展開有趣對話。芯芯覺得媽媽小時候竟然沒有手機真可憐,小媽媽卻反過來與芯芯分享在涼茶鋪借電話的人情味、懷抱各種小玩意的滿足感,與朋友一起玩耍的快樂。透過現代小女孩芯芯與舊日小媽媽之間的對話,帶給小朋友一些啟發,也讓成人懷舊,並共同思考手機為生活帶來的轉變。
現今社會,幾乎每個小朋友都擁有手機,但芯芯發現媽媽在小時候竟然沒有手機!芯芯覺得難以置信!
以跨頁對照芯芯與媽媽童年生活的不同,例如在這兩頁,芯芯用手機拍照及儲存相片,小媽媽則把影像曬成一幅幅照片,放進相簿保存。
書中還有關於香港電話及手機的發展小知識,孩子在享受閱讀繪本的同時,可以了解更多香港人從前的生活。
走進阿濃老師筆下的香港
《數星星》
作者:阿濃
繪者:美心
出版社:新雅文化
適讀年齡:6歲或以上
定價:HK$78/冊
在最後一站,由著名的香港兒童文學名家阿濃帶領大家走進他眼中的香港。《數星星》結合了1991年阿濃撰寫的《摘星園》以及這次新增的九篇故事。在原有故事中,可以略窺香港上一代人的生活;在新故事中,可以看到現今孩子的世界,例如蝨患危機、學校網課等。新舊故事反映時代變遷,饒富趣味。
這篇名叫〈一把舊藤椅〉,這件懷舊的家具有着怎樣的故事呢?
這篇故事名叫〈不肯除下的口罩〉,是個關於疫情的溫情小故事。
這趟旅程來到尾聲,希望大家能了解到香港這片土地的歷史和傳統,傳承香港精神,為她的未來注入新的活力。
本文轉載自新雅文化微信公眾號,獲新雅文化授權使用。
圖:新雅文化
責編 | 張艷玲
編輯 | Iris
編輯推薦
專訪|小提琴家黃浩基:從追夢人到造夢者 傾力培養未來音樂家
特朗普被槍擊的啟示:美國校園霸凌有多嚴重?
第三屆「西泠盃」全港青少年書畫篆創作大賽作品徵集中
體會優秀中華傳統文化 同心創夢工作坊舉辦首月惠及逾600青少年
升學|新來港家庭教育資訊:新界區都有哪些Band1A英中?
書展新書|色彩引讀中華山河萬象 《中國傳統色彩志》帶孩子深入認識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