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邱健恩
金庸在《射鵰英雄傳》之後發現,武俠小說要成功,武功秘笈與人物角色同樣重要,除了要把角色寫好外,還要創作出色的武功秘笈。《神鵰俠侶》中的《玉女心經》就是在這種體認下應運而生。
要成功塑造一本能讓讀者留下印象而且津津樂道的武功秘笈,裏面所載功夫高超是不可或缺的成分,但不是唯一的元素。觀乎金庸創作的《玉女心經》,與《金蛇秘笈》一樣,包含很強烈的人物性格與故事性。讀者透過與《玉女心經》有關的描寫,從中體會到創出心法的人背後的故事。
首先,金庸為《玉女心經》的作者,找來一個足與天下五絕相比的絕世高手林朝英。金庸甚至認為東邪西毒北丐四人的功夫都在林朝英之下。
其次,金庸成功地為《玉女心經》注入性格與故事。在武學等級的設定上,《玉女心經》並不會比《九陰真經》高(因為王重陽能以《九陰真經》破《玉女心經》),金庸並不是要以更高層次的武學來蓋過先前成功創造出來的武學。《玉女心經》在設定上只是要勝過王重陽,而不是令林朝英成為天下第一。作為武者,林朝英的志向並非天下第一,而是王重陽。在得不到王重陽之後,她幽居古墓,以餘生創作了專為針對王重陽武功的《玉女心經》。如果說,王重陽一手創作的全真劍法是天下第一的劍法,那麼,《玉女心經》中的玉女劍法處處克制全真劍法,又比天下第一更高。
從《神鵰俠侶》的描述來說,《玉女心經》除了內功外,至少有五種武功,第一是入門功夫天羅地網勢,這是古墓派的入門武功,第二是輕身功夫,第三是美女拳法,第四是玉女劍法,最後是玉女素心劍。特別是玉女素心劍,那是勝過天下第一的玉女劍法配合天下第一的全真劍法而成的武功,兩個天下第一加起來,自然是第一中的第一了。由於那是林朝英幻想自己與王重陽有影皆雙、兩情繾綣下而創造出來的武功,因此也可以說是林王之戀的故事從有到無的象徵。
不過,《玉女心經》最為人記得的是內功的練功方式與心法:容易走火入魔、全身熱氣騰騰、必須二人同練。正因為這些限制,為《神鵰俠侶》提供了許多情節的發展空間:楊過想出來的奇特練功方法、小龍女受重傷以致放下古墓斷龍石要與李莫愁同歸於盡、楊過破了小龍女的誓言,甚至日後小龍女為尹志平(新修版叫甄志丙)污辱,都因《玉女心經》內功奇特的限定而引起。
楊過小龍女練《玉女心經》
《神鵰俠侶》向獲推崇為金庸眾多小說中的情書,然而,不能否定的是楊龍二人從師徒到情侶的轉折在故事中過於突兀,楊過與小龍女不只是有師徒之名、師徒之實,還完全是師徒之思。一直到所謂破除誓言以前,兩人根本沒有任何超越師徒的想法。這是舊版與修訂版《神鵰俠侶》一直為人詬病的地方。1999 年開始,金庸着手再次大規模修改小說,楊龍二人欠缺互動的情節就成了必要修改的目標與工作。在新修版《神鵰俠侶》中,金庸從《玉女心經》着手:增加了有關《玉女心經》的練功過程與細節。由於林朝英把對王重陽的思慕與幻想都全數投入《玉女心經》中,以致當兩人練習時,常有情侶般的舉動。這些舉動,後人依着來練,如果是一男一女,自然會耳濡目染,也就會增加戲假情真的可能。
1995版《神雕俠侶》劇照
例如《玉女心經》第七章的「願為鐵甲」,金庸這樣說:「這日練到一招『願為鐵甲』,楊過須得雙臂環抱小龍女,似乎化為一件鐵甲,將她周身護得不受敵傷,小龍女則須束手受護,自行調勻真氣。楊過縱身向前,雙臂虛抱,其實並沒碰到師父身子,但眼光中脈脈含情,顯得決意自捨性命,為她盡受敵人刀槍拳腳。小龍女一與他眼光相接,紅暈上臉,微感不妥,眼光中露出羞怯之情,輕聲道:『過兒,不好!』楊過便即跳開。」(明河社新修版《神鵰俠侶》頁230-231)
在《神鵰俠侶》中,《玉女心經》與其說是武功秘笈,倒不如說是故事情節,本身既是情愛故事的產物,放在小說中,更是用來推動情節的發展。新修版中,金庸對《玉女心經》有這麼一個描述,可以作為《玉女心經》的終極評價:「當年古墓派祖師林朝英獨居古墓而創下玉女心經,雖是要克制全真派武功,但對王重陽始終情意不減,因此前面各篇固是以玉女心經武功克制全真派武功,寫到第七篇之時,幻想終有一日能與意中人並肩擊敵,因之這一篇的武術是一個使玉女心經,一個使全真功夫,卻相互應援,分進合擊,而不是相互對抗。林朝英當日柔腸百轉,深情無限,纏綿相思,盡數寄託於這篇武經之中。雙劍縱橫是賓,攜手克敵才是主旨所在。」
推薦閱讀
《何以金庸2:人物情節快閃榜》
作者:邱健恩
出版社:香港中華
出版日期:2023年7月5日
(點擊書封,了解詳情)
本文轉載自《何以金庸2:人物情節快閃榜》,獲香港中華授權使用。
圖:《何以金庸II》、豆瓣
編輯推薦
何以金庸|桃花島三道試題
看展覽|小李飛刀、打狗棒、楊過小龍女服飾 文化博物館經典武俠劇服飾道具免費欣賞
講座回顧|《何以金庸》遇上《另類金庸》 兩位作者暢聊金學
香港書展|何以金庸:人物情節快閃榜
【薦書】何以金庸:《天龍八部》中的喬峰為何非死不可?
文化觀察|發酵和熟成技術:韓國人情感、記憶與風土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