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天團五月天早前在香港舉行演唱會。
文:余明非
近年來,香港舉辦了多場大型演唱會,吸引了亞洲各地的著名歌手前來獻唱。例如,早前就有台灣天團五月天、南韓國民天后IU以及內地頂流歌手華晨宇等,為歌迷們帶來了一場場音樂盛宴。然而,最近一場原定為重量級的演唱會卻因時間和場地的更改,給樂迷帶來了不小的困擾,這對於香港發展「演唱會經濟」來說,無疑是一個教訓。
原定於本月21至23日舉辦的One Love Asia Festival音樂節,因「近期天氣不穩定」,主辦方宣布將音樂節從中環海濱活動空間移至室內的亞洲國際博覽館Runway 11舉行,日期也改為本月29日至下月1日。這一變動導致原定演出的歌手孫燕姿、徐佳瑩及動力火車無法出席,部分場次的演出歌手陣容也有所調整。對於已購票的樂迷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許多樂迷是專程來港觀看演唱會的,活動日期的更改導致他們提前預定的機票和酒店成為了損失。
中環海濱活動空間因多次舉辦戶外大型演唱會而受到娛樂公司的青睞。一方面其排期較香港體育館容易,且可容納更多樂迷;另一方面,在中環這個國際級CBD核心區域開唱,又有維港兩岸美景作背景,使演唱會氣氛更佳。然而,香港每逢4月至8月進入雨季,戶外演唱會就可能因天氣不穩定而取消。此次音樂節就是因為主辦方聲稱「借鑒」近日有演唱會受天氣嚴重影響,擔憂這個情況而作出改動。
這個問題反映出香港在舉辦大型演唱會的場地方面仍有待改善。與周邊地區相比,香港缺乏一個能容納大量人數的場地。無論是亞洲國際博覽館還是香港體育館(紅館),可容納人數都僅在12000至14000人左右。這個硬件問題對香港發展「演唱會經濟」來說是一個明顯的短板。未來,啟德體育園將建有一座設有50000座席並配有開合式天幕的世界級多用途體育場館,可供大型演唱會使用。特區政府也應考慮是否需要興建更多高容量的表演場地。要發展「演唱會經濟」打造「盛事之都」,不能每次都因場地不足而陷入窘境。
此外,大型表演活動可能出現的變數很多,導致活動「貨不對辦」。年初的阿根廷球員美斯未有在香港落場踢波,以及此次音樂節活動改期改場地等事件,不僅影響了購票者的心情和造成了個人經濟損失,更對香港的「盛事之都」名聲帶來了負面影響。因此,特區政府相關部門應設立特定機制以應對大型表演活動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包括要求舉辦單位事先準備預案和賠償機制等。雖然有些活動並不涉及公款使用,但這些活動在香港舉行,影響到的是香港的名聲。因此,特區政府有關部門應建立監管及協調機制,確保活動在舉行前得到妥善安排,並在活動出現難以預期的問題時盡快採取補救措施。
通過推動「演唱會經濟」,香港可以帶來經濟效益並塑造良好的國際形象。同時,這也能讓海內外歌手和樂隊以香港為立足點,將其作為開拓亞洲市場的重要踏板。因此,香港需要在軟件和硬件方面做好充分準備,以避免讓樂迷們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作者為時事評論員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圖:五月天FB
編輯推薦
寰宇前瞻|從《施政報告》看香港未來:基於SWOT分析的展望
熱評|香港定能持續開創高品質發展新局面
梁文聞|《施政報告》回應對公務員的「問責期待」
盧文端|《施政報告》牢牢抓住高質量發展牛鼻子
黃進達|《施政報告》為香港與青年鋪路 進一步推動「教科人」一體化
文頴怡|勇於革新 共創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