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3月27日電 (呂妍)記者3月27日從山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辦公廳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獲悉,該省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通過《山東省黃河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並將於2024年7月1日起施行。該《條例》是山東省首部關於黃河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綜合性地方性法規。
山東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田丙昆介紹稱,2021年以來,山東省人大常委會貫徹落實黃河保護法,積極構建以黃河保護條例和加強山東現代水網建設的決定為統領,以東平湖保護條例、南四湖保護條例、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條例和節約用水條例等地方立法為骨架,以沿黃九市協同立法為脈絡的地方性法規一體佈局,為該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夯實法治基礎,為落實黃河重大國家戰略提供地方立法樣本。
「《條例》健全生態保護與修複製度,加強污染防治。」針對《條例》的具體內容,田丙昆介紹説,《條例》根據山東省黃河流域不同區域生態保護修復特點,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與修復的要求,明確了水體保護、生態補水、水系連通、生態流量與生態水位、地下水超採治理等制度,並對自然保護地體系、生物多樣性保護、入海流路保護、礦山生態修復、水土保持等制度作出規定。
針對流域內不同區域、不同領域污染的不同問題,《條例》規定加強流域重點區域協同治理,在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總量控制等方面作出了規定,並對排污口監管、地下水污染防治、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等方面進行了制度銜接。
田丙昆表示,《條例》還明確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應當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求黃河流域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合理確定城市規模、人口密度、空間結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省人民政府結合黃河流域生態系統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確定黃河流域產業結構和佈局;加強灘區發展,優化灘區產業結構,建立健全黃河灘區村台治理和便民服務機制,提升村台宜居宜業水平。
山東黃河河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崔存勇在會上表示,該部門將圍繞《條例》確定的工作原則,加強黃河防汛工作,不斷完善防洪工程體系和非工程體系,提升黃河防汛搶險綜合能力,同時不斷提升河湖生態保護治理能力,明晰河湖生態保護的定位、路徑和措施,重點抓住河口三角洲自然保護區、沿黃生態屏障帶等關鍵區域和關鍵環節,推動實現美麗河湖建設常態化。(完)
編輯 | admin
編輯推薦
香港北京海外聯誼會舉辦理事會就職典禮 注入促進京港合作新動能
活力中國|集裝箱養魚 科技賦能中國傳統產業升級
活力中國|廣東大力發展低空經濟 帶上「背包」就能「上天」
活力中國|廣東中山科技企業負責人談「出海」:海外客戶對中國企業依賴度高
活力中國|廣東大力推動「家門口」的自動駕駛
活力中國|2024廣東智能機器人產業集群營收超900億人幣 加速全球化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