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訊】香港經濟不景,連帶的士及公共小巴生意大受影響,相關牌價插水式急跌。的士由高峰期730萬元,下調至近期345萬元;小巴情況更為慘烈。牌價由高峰期800萬元,下跌至近期70萬元,下跌超過九成。這兩個以單頭車為主的行業,他們既是車主,又是司機,不少趁近年牌價下調時購入車輛,最終面對「坐艇」兼收入大減局面。《橙新聞》記者就找來兩名車主,他們都是單頭車司機,當日「入坑」亦只為自己買部搵食車,對於慘成負資產,他們究竟如何面對?

 卓肇鴻現時抱着捱得一日得一日的心態,不想破產而一無所有。

620萬元買入的士 兩年暴跌至300多萬元

「這筆債是私人擔保,今天放棄亦要支付,(銀行)不會由得你。」現時五十多歲的士司機卓肇鴻,可說是「中途出家」,原本在工廠任職,約2016年離開原有行業,想找一份可以「做到老」的工作,結果選擇的士業。卓入行時的士牌價接約680萬,兩年間下調至620萬左右。「揸了2年左右,感受到要交車租,而牌價亦下跌,覺得交租與供款相若,就選擇買的士。當交租給自己,買一份事業給自己,亦可儲一筆讓自己退休。」

可惜事與願違,買入不久便面對不同的打擊。首先是2019年的社會運動,隨後迎來三年疫情,令收入大減。但同一時間,本港又進入加息周期,供款不斷上升,每月供款較最初增加3000元。原本打算自己揸一更,出租另一更,但租金不斷下滑,令他百上加斤,收入四成用作供車。

為了增加收入,唯有將工時不斷加長。

為節流開工日光顧兩餸飯 年長司機機場長期打躉當休息

收入減少,開支卻大增,卓先生唯有絞盡腦汁開源兼節流。「以往(每月)開工20天,開一更車12小時,已足夠應付生活與供款,現時就不能...(工時)至少多4成。」加上司機不足,若車輛未能租出,他要親自頂上,避免的士閒置無收入。至於節流方面,以往好景時,晚上會與行家聚會「食餐好」,但今非昔比,「現時個個排隊兩餸飯,兩餸店門外都排滿的士就知。」

雖然負擔大,但卓仍未想過「投降」,選擇咬緊牙關支持下去,希望捱得一日得一日,事關就算被銀行拖車,欠款仍然要還,最終只能選擇破產。不過他亦為同行遭遇感到心酸,「特別是上了年紀,高價買了的士,機場會看到,車主不停捱着,工時長得恐怖,沒有休息時間,等候就是休息回氣。」

小巴車主黃秋順現時每年要倒貼十萬八萬供車。

紅Van牌價僅70萬 車主每年倒貼8至10萬供車

至於紅色小巴車主情況亦不遑多讓,同樣擁有一架小巴的黃秋順五年前以210萬元買牌,兼用80萬元買入新小巴,面對現時牌價。但他面對困境不止牌價下跌,還有每年驚人的保險費,開支大增,但收入卻每況愈下。「(每年)要補貼十萬八萬元,連同牌費保險維修,現時車租亦低,不足以供車。」

他覺得現時最大問題是紅色小巴受鐵路覆蓋面越來越大,令紅色小巴生存空間收窄,以他行走的香港仔來往旺角線為例,就是因為南港島線沒有開通香港仔才得以生存,但收入依然大減。「當年亦賺到千多元(一天),疫情時最差,只有三數百元,今時今日約有六、七百元,但工時亦要10多小時。」對於業界未來,他亦不抱樂觀。黃到今年才供了五年,車會合共十五年,「我亦不知怎捱下去,沒有辦法,只能順其自然。」

業界不想被陰乾 望政府出手支援

香港的士小巴商總會副理事長林勝達表示,現時(的士交易)只及過往一成,整個月只有數十宗。他認為,政府政策很重要,首先要給予良好的經營環境,掃除非法白牌車。」至於現時的士牌價,他形容很有支持力,回報率不俗,現時是政府政策令車主,尤其是車主司機,失去信心。

隨着本港鐵路網愈趨成熟,紅色小巴生存空間亦收窄。

香港公共小巴車主司機協進總會主席張漢華亦指,行內擁有一兩架小巴的車主很普遍,稱為單頭車主,佔業內八成小巴。他指現時不少車主慘變負資產,心情難免受影響,最重要是看不到前景。他認為若政府不出手支援業界,遲早被陰乾。「一年多前已發生小巴經營困難,與運輸署開會,(對方)曾表示開放禁區,及將紅色小巴轉為專線小巴,但年多後依然沒有甚麼進展。」

圖:橙新聞

編輯:Mars

拍攝、剪輯:Vicky



責編 | 江純力

編輯 | 趙慧敏

編輯推薦

租金高昂丨港生活成本連續3年全球最貴 新加坡排第二

消委會︱22提供露營服務場地僅3個有牌 9場地疑違例發展「度假營」

俄客機因惡劣天氣緊急迫降後機身斷兩截 機上41人僅3人受傷

以巴衝突︱以軍宣布加沙南部每日戰略停火11小時 內塔尼亞胡指不可接受決定

消委會|10款空氣清新機除甲醛效率參差 速度懸殊可相差19.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