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訊】不少初生嬰兒在首數個月會有愈哭愈多的現象,有時甚至哭得不可收拾,難於安撫。這是一個正常的發展歷程。隨着嬰兒漸漸適應這個世界,更多用聲音和動作跟家長溝通,便會減少啼哭。由於嬰兒有不同的脾性和發展差異,因此哭鬧的情況都會稍有不同。
為什麼有些寶寶會不停地哭?
有些不停哭的嬰兒每天大約在相同的時間(大多在傍晚)哭過不停,此時嬰兒會無故地苦着臉,張大嘴巴,放聲大哭或放屁,同時他也可能會把雙腳縮起,身軀不斷地扭動,無論照顧者如何安撫,嬰兒仍是不停地哭。雖然嬰兒看似痛苦,但卻不一定找到原因,而這些嬰兒大部分都是健康無恙的。這就是俗稱的「肚風」或「腹絞痛」。
另外,寶寶雖然年紀幼小,卻已能感覺照顧者情緒的變化,可能會受照顧者的情緒影響而變得緊張,哭個不停。
當然,嬰兒生病時,不論家長如何安撫,他可能仍會不停哭嚷來表達身體的不適。
保持冷靜
首先不要太着急,若太慌忙,同時用很多不同的方法去處理,可能會讓寶寶更緊張和不安。
排除生病的可能
細心觀察寶寶的情況,如除了嚎哭外,還有不願吸吮、肚脹、面色蒼白等情況,或經常嘔吐、體重欠增長等,都可能是身體不適的跡象,需要盡快診治。
嘗試有系統地回應
每次嘗試以一個方法安撫寶寶,並留意使用該方法後他的反應和進展(例如哭鬧維持的時間),冷靜而有系統地回應,或可助家長找出一種較奏效的處理方法。
了解寶寶的特性
每個嬰兒對環境的反應和敏感度都不同,了解寶寶的特性和表達需要的信號,有助家長在孩子開始大哭之前及早察覺並適切處理。處理方法可包括逐步引進新的事物,讓孩子慢慢地適應,亦可在寶寶開始表現不安時抱他離開令他不安的環境,讓他休息一會。
分享心得
家長可與有類似經驗的家長或朋友分享心得,互相學習來嘗試其他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有些人認為與寶寶乘車兜風、散步、給他按摩等,都是可以一試的方法。
以平常心去面對嬰兒的成長過程
對於處理哭個不停的寶寶,並沒有任何必定奏效的方法,照顧者須反覆嘗試才能找出如何安撫個別寶寶。幸而通常在寶寶數個月大時,這種持續啼哭的情況,會因照顧者掌握寶寶的需要及適時回應而自然消減,所以照顧者在尋找方法之餘,也需要耐心接受:這是寶寶在成長中的一個階段。
照顧自己情緒需要
假若已用盡方法處理但寶寶啼哭仍然持續,那麼家長的情緒難免會變得繃緊。有些照顧者可能因難以自控而傷害到寶寶,所以當你覺得自己開始煩躁不安,便需要給自己一點空間去即時紓緩情緒。例如在可行的情況下將寶寶交託給信任的親友暫時照顧;若找不到親友暫時代為看管寶寶,就可把他放在一個安全的地方(例如嬰兒床),暫不理會他的啼哭,先調整好自己的心情,隔一段時間再去查看,確保他沒有發生意外,待情緒稍作紓緩後再回去照顧他。
寶寶與照顧者的身心健康都同樣重要,因此不要忽略照顧自己的基本需要及與家人保持有效的溝通。若情緒或日常生活已受到影響,宜盡早尋找專業人士協助。
圖:unsplash
責編 | 張艷玲
編輯 | Estherwang
編輯推薦
一位難求!香港熱門英文國小大集合
孩子晚上總不睡,如何改善睡眠習慣?
流感來襲,寶寶發燒時能不能洗澡?
如何培養高EQ孩子?家長要認清自己的角色
好書推介|學懂珍惜地球 從小養成愛護萬物的善心
中秋來了,寶寶怎樣吃月餅開心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