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訊】新生兒發育未完全,因此多在喝奶後會有溢奶、吐奶的狀況。如果奶水不慎跑到氣管內,就會引發嗆奶。嬰兒嗆奶該如何處理?今天小編就整理一些經驗給各位新手父母學習。
寶寶發生嗆奶的原因
奶喝太快
由於新生兒在吸吮與吞嚥的協調性尚不熟悉,且喝奶過程中總是吸得很急,前一口吸的奶還沒吞進去就急著吸下一口,偶爾會發生奶水吸進氣管的狀況。
吞嚥不及
家長的餵奶姿勢不正確,或過度餵食、奶瓶孔洞不符合寶寶吸吮頻率等,也容易造成吞嚥不及,進而引發嗆奶。
吐奶時引起
當寶寶脹氣吐奶時,也可能連帶引起嗆奶。
感冒鼻塞
一般來說感冒鼻塞時,較容易嗆奶,因為鼻塞喝奶時無法以鼻子呼吸,用嘴巴邊呼吸邊喝奶的結果就是容易嗆到奶。
發生嗆奶,急救這樣做
對成人而言,被開水等液體嗆到可能不是緊急事件,但對新生兒來說,嚴重的嗆奶會導致呼吸道阻塞而影響呼吸,並且容易產生繼發性的吸入型肺炎。若寶寶不慎發生嗆奶,請這樣急救:
停止餵奶
由於奶水從口腔流到鼻咽管,或氣管內等不該有奶水的地方,所以會出現防衛性的反射咳嗽,此時應馬上停止餵奶。
判斷嚴重程度
當嗆奶發生時,家長一定要冷靜判斷,根據寶貝的反應及精神狀態判斷嗆奶的嚴重程度。如果寶寶臉色基本上正常但不連貫咳嗽,則是輕微嗆奶。如果寶寶臉色發紫,呼吸困難,則是嗆奶嚴重(如判斷為嚴重嗆奶,即使已經正確進行了以下急救措施,也建議到醫院進行進一步檢查,以防萬一。)
臉側一邊、拍背咳奶
將寶寶的臉側向一邊後,大人的手背弓成半弧狀,從寶寶背部下方往上拍打,將奶水拍出,以免奶水向後流入咽喉及氣管內。
清理口鼻
為保持呼吸道順暢,父母可試著以吸鼻器等工具替寶寶將鼻腔內的奶水吸出,或以乾淨的紗布巾纏繞於手指來清除寶寶口腔內溢出的奶水。
人工呼吸、送醫急救
當寶寶出現呼吸困難、急促或哭聲異常,例如:聲音變得微弱、膚色變得不對勁,可能表示奶水已經進入氣管,這時要注意寶寶可能會缺氧,若寶寶還是持續無法呼吸,家長應馬上以嘴罩住寶寶的口鼻吹氣,進行人工呼吸,並且立即求救送醫。
餵奶時的注意事項
合理選擇餵奶時機
辨識寶寶飢餓訊號,不要等寶寶已經很餓了才餵,吃得太急就容易嗆咳,同時避免寶寶大哭或大笑時餵奶。
寶寶吃奶過程中姿勢
寶寶的上身要有傾斜度(不要平躺),喝奶瓶時,奶瓶嘴低於奶瓶底,防止吸入空氣。控制餵奶速度和量,母乳媽媽奶水多,可用手指夾住乳房或乳頭減緩母乳流速。喝奶瓶的話,選擇適合寶寶的奶嘴開口,避免奶量太沖。
餵完奶後正確拍嗝
寶寶喝完奶一定要拍嗝!拍嗝不一定要等到奶全部喝完再拍,建議可以寶寶每喝了20至30毫升,就可以拍嗝,大約拍1至3分鐘。正確拍嗝姿勢:空心掌拍,由下向上。
不馬上讓寶寶仰著躺下
不管是餵奶中或剛餵完,都絕對不能讓寶寶平躺,上半身大約傾斜30至45度左右,約20至30分鐘,使奶水的流速減緩,降低嗆奶機率。
不過度活動
喝奶過後,千萬不要讓寶寶的情緒起伏太大,例如:生氣大哭、逗他大笑、劇烈扭動等,過度活動會讓寶寶腹壓上升,增加溢吐奶機會。
別趴睡
寶寶睡著後還是可能發生溢吐奶的狀況,而趴睡時,大人很難發現寶寶的口鼻可能已經有奶水,未及時清除就會悶住寶寶的口鼻,進而導致窒息。
圖:unsplash
責編 | 張艷玲
編輯 | Estherwang
編輯推薦
薦書|與「石獅安安」遊遍大江南北 認識中國傳統文化生活與最新科技
生仔補貼太少?在香港這樣上學其實很省錢!
不負金秋好天氣!這樣準備野餐大人小孩萬無一失
孩子換牙期應注意什麼?
在香港帶娃一定要請菲傭嗎?
中秋來了,寶寶怎樣吃月餅開心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