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訊】近年來,許多二十年前的日本老動畫推出續集或重置版,動畫迷在高呼「青春回來了」的同時,也不禁為日本動畫的畫風流變感歎。而當我們談到上世紀日本動畫鮮艷的上色、邊界分明的線條、陰影刻畫以及可愛的動態時,也難免會想起另一個動漫迷都十分熟悉的名詞:賽璐璐風格。

1998年開始放映的《百變小櫻》,典型的賽璐璐風格。

2018年放映的《百變小櫻Clear咭》,為電腦製作,其色調風格、陰影的繪製方式都與賽璐璐繪圖有很大不同。

那麼,什麼是賽璐璐呢?

賽璐璐,一種可塑性樹脂。1870年,一家美國公司發現並致力於生產這種樹脂,還為它註冊了「Celluloid」的商標,音譯過來,就成了「賽璐璐」。賽璐璐富有彈性,耐水耐酸,被認為是第一種熱可塑型塑料,起初它作為象牙的替代被用於桌球製作,後又被廣泛應用在膠片生產領域。上世紀初,美國荷李活開始用賽璐璐製作動畫,很長一段時間,我們耳熟能詳的《白雪公主》、《湯姆與謝利》都是以賽璐璐為畫材完成的。

在賽璐璐上印刷的名片

第一、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的賽璐璐製作工藝與動畫製作技術傳到日本。原畫師先在燈箱上覆紙描繪一幀一幀的線稿,再以透明賽璐璐為底片,繪製上色圖像。這些以賽璐璐為底片的圖像一般是動畫畫面中會移動變換的前景,不用動的背景一般由水彩繪製。

「動畫賽璐璐珍品展 2.0」上的《小飛俠阿童木》賽璐璐原畫,會飛的阿童木同他的水彩背景層次分明。 圖:橙新聞

「動畫賽璐璐珍品展 2.0」上的《多啦A夢》賽璐璐原畫和線稿對比。 圖:橙新聞

上世紀末至本世紀初,賽璐璐逐漸被電腦繪圖取代。這些灌注了製作者匠心和血汗的賽璐璐風格動畫原稿走出了製作間,卻隨著人們對動畫、漫畫的認知更新,成為藝術品,進入收藏領域。不過,至今很多日本動畫的觀眾和主創依舊醉心於賽璐璐風格的獨特質感,這或許是因為,賽璐璐風格的「平面感」與日本漫畫的風格相近。宮崎駿之子宮崎吾朗曾說:「由於漫畫文化的盛行,喜好平面角色的土壤也許很久都不會消亡。只要漫畫文化沒有衰落,根據漫畫改編的動畫片就還能做下去。」

「動畫賽璐璐珍品展 2.0」上的《怪醫黑傑克》賽璐璐原畫,鋸齒狀的陰影極富插畫感。 圖:橙新聞

去年,泓暉書室於大南天梯展覽館舉辦「動畫賽璐璐珍品展」,獲得各界正面回應,亦提高了觀眾對動畫製作的認識及興趣。9月22日,泓暉書室再度舉辦「動畫賽璐璐珍品展 2.0 」,將展出超過100幅賽璐璐動畫原稿,函蓋不同年代及種類,當中接近3成是宮崎駿及吉卜力工作室作品,還有不少來自《龍珠》、《多啦A夢》、《怪醫黑傑克》的賽璐璐原畫。在展覽中,你可以近距離重溫賽璐璐風格的色彩、線條,比較賽璐璐前景與水彩背景的質感區別,還能透過這些鮮艷如新的畫面,想像它們背後的一段段劇情……

大南天梯入口 圖:橙新聞

「動畫賽璐璐珍品展 2.0」上的《龍貓》賽璐璐原畫。 圖:橙新聞

它們是如此熟悉,卻又與你在銀幕和電視機上看到的不同。彷彿走進童年的劇場後台,揭開幻想世界的帷幕,卻看到了那些動畫製作者們專注的臉龐。

動畫賽璐璐珍品展 2.0 

日期及時間:9月22日至10月9日 下午1時至8時

地點:南天梯展覽館 - 九龍深水埗大南街173號1樓 (聯昌皮號樓上)

免費參觀

圖:豆瓣、Wikimedia Commons

責編 | 張艷玲

編輯 | 李相怡

編輯推薦

美網|黃澤林續創歷史 擊敗澳洲對手殺入男單32強

​俄烏戰爭|德國總理發「最強烈公開質疑」:普京與澤連斯基會晤難以實現

有片|波蘭F-16戰機航展演習墜毀機師身亡 機身高速俯衝爆炸成火球

炒人風波丨庫克入稟法院阻特朗解僱 稱按揭爭議因文書錯誤

以巴衝突|古特雷斯促以色列停止奪取加沙城 停止在約旦河西岸擴建定居點

英法德啟動「快速恢復制裁」機制施壓伊朗與美核談 伊外長:將作適當回應

有片|香港再出發大聯盟推抗戰勝利短視頻 以具象化敘事喚起市民共情與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