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訊】傳統中秋節必定要掛上燈籠才有氣氛,論香港燈籠最密集最有氣氛的地方,不少人都會想到元朗大橋街市的「燈籠街」,今次就來實地採訪這間超過30年的香燭老店,請燈籠師傅分享今年的新設計以及製作過程。
逾30年老店堅持人手製作
所謂「燈籠街」,其實位於一間自1984年開設的香燭店冠香行,數十年間由小舖擴展到把對面檔攤也租下來,每逢中秋掛起大堆自家手紥燈籠售賣,締造出一條五彩繽紛的「燈籠街」,連區外人甚至外國旅客也會慕名而至。
老闆娘黃健娣(細妹姐)指,店中最大特色是堅持手造,無論傳統款式如楊桃、白兔、金魚,或新潮的飛龍、鯨魚款式都有。每天早上8時開店,忙碌到晚上8時,她與伙計做足12小時,就算很累都依然面帶笑容,細妹姐說:「因為我們全家都真心喜歡燈籠!」
冠香行「燈籠街」老闆娘黃健娣(細妹姐)。(圖:橙新聞)
老闆蔡保鴻(右)最擅長製作栩栩如生的金魚燈籠。(圖:受訪者提供)
子承父業 研製8個月設計新款式
至於燈籠背後的靈魂人物,就是細妹姐的大仔蔡國浩。阿浩年幼時看著爸爸製作燈籠,長大後亦當起燈籠設計師,憑著對燈籠的熱愛和創意,近年每年都創作出新款式,令大小朋友十分驚喜,當中他最喜愛第1款設計的鯨魚燈籠和疫下設計的飛龍燈籠。
阿浩參照弟弟小時候肥嘟嘟都可愛樣子創作出第1個鯨魚燈籠。(圖:橙新聞)
飛龍燈籠在新冠疫情下創作,希望以有如噴火龍的威武形像去抗疫。(圖:橙新聞)
今年阿浩就創作出全新的南瓜車燈籠、立體貓仔和狗仔燈籠。他分享指貓仔燈籠是他創作以來最困難的一款:「設計出第1隻成品要花7至8個月時間,首先要造出立體框架,再貼上布料才知效果如何。貓仔的面相初時造得不像樣,鼻太尖會似狐狸,要不斷修改貓鼻和貓嘴,造了4至5個版本才成功。」而就算現在設計成形,手紥的工序也繁多,因此每日只能製作到最多5隻。
燈籠師蔡國浩拿著今年新設計的立體貓仔和狗仔燈籠。(圖:橙新聞)
南瓜車燈籠一物二用,可亮燈掛起,亦可放在地上玩,變車仔玩具。(圖:橙新聞)
燈籠街打卡小貼士
不過,細妹姐笑言新款式太暢銷,南瓜車燈籠製作了約400個都已經全部售罄,阿浩每次拿來新鮮造好的新燈籠,街坊都很快就買走。而且越近中秋節就越多人到店拍照和感受氣氛,因此細妹姐給大家一些打卡小貼士:「早上11時至晚上7時都很多客人,所以如果想選人少一點的時間,最好朝早時間來這裡。」
元朗「燈籠街」冠香行香莊
地址:新界元朗橋樂坊2號元朗大橋街市地下243-246,247-250號舖(街市較中央位置)
營業時間:上午8時至晚上8pm
交通方法:港鐵朗屏站E出口,沿元樂安樂路經大橋路,步行5至10分鐘到達大橋街市
燈籠街。(圖:橙新聞)
圖:橙新聞、受訪者提供
文:駱煥琳
拍攝、剪接:李家明
製圖:王斯灝
責編:Ava
責編 | 丁文琪
編輯 | 駱曉苒
編輯推薦
有片‧回歸28周年︱團體舉辦活動賀回歸 深信香港定能實現新飛躍
有片·回歸28周年|陳茂波到修頓球場與青年揮動國旗慶回歸 稱團結奮進邁向更高質量發展
有片|CGTN短片介紹啟德體育園歷史變遷:「一國兩制」成功實踐註腳
有片‧回歸28周年|28艘大型漁船維港巡遊慶回歸 吸引大批巿民觀看
有片·街訪|香港回歸28周年 市民旅客共賀紀念日
有片|李家超:寧做艱難的改革者 不做安逸的停滯者
有片 | 中聯辦舉行升旗禮 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
有片‧回歸28周年|李家超:北都會是經濟發展新引擎 憑港人智慧經驗必能展翅高飛
有片‧回歸28周年|李家超:持續改革求變發掘新增長點 政策愈見成效讓市民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