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外勞計劃涵蓋建造業。資料圖片
【橙訊】勞顧會昨日開會討論輸入勞工計劃,六名勞方代表中途離場,抗議政府以「先公布後諮詢」的方式推動輸入勞工,明顯是不重視勞顧會。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早出席行政會議前見傳媒時表示,明白勞方立場,強調政府重視勞顧會意見。
李家超說,輸入外勞計劃是在確保本地就業優先、保障工人收入及加強本地培訓,以及吸引工人重返勞工市場的原則下提出。有關計劃針對建築及運輸業有限度輸入勞工,名額是短缺人手約一半,希望增加勞工外,亦透過培訓及科技等解決短缺問題。
至於放寬26個工種的輸入勞工限制兩年,李家超稱,勞動人口減少,很多低技術崗位難以請人,強調計劃下能確保勞工供應符合市場空缺,當局亦會嚴格審批每宗申請,僱主要充份證明在本地招聘不成功,過程亦會諮詢勞顧會。
李家超指出,過去幾年,本港勞動人口少了20多萬,低技術工種也少了10多萬,重申企業招聘時,會優先考慮本地勞工。
另外,被問及「港獨」歌曲《願榮光歸香港》重新上架,李家超表示,法庭正進行法律程序,政府不適宜評論,但強調特區政府有責任及義務,積極確保維護國家安全。律政司早前入稟申請法庭禁制令,禁止播放《願榮光歸香港》,高等法院會在下月處理案件。
另外,三名身兼中文大學校董的立法會議員早前提出私人條例草案,改組中大校董會,經特首同意後,有關議員法案最快月內提交立法會首讀。有報道指有份提案的自由黨張宇人去信中大,要求校方支付因今次修例衍生的費用,包括在政府憲報和中英文報章刊登法案內容的開支,涉及超過75萬元,費用暫時由張宇人墊支。
李家超指議員提出私人條例草案,有既定程序並受到《基本法》和立法會議事規則規範,希望立法會按程序處理有關事件。
編輯推薦
輸入外勞︱勞顧會開會討論 六名勞方代表離場抗議
輸入外勞|黃偉綸:培育本地人才為主 引入外來人才為輔
港勞動力五年少逾廿萬 陳國基:輸入外勞可增經濟動力
指為輸入外勞訂時限不實際 甯漢豪:輸入勞工計劃並非繞過勞顧會
一連七日書展開幕 有書迷通宵排隊等入場
DSE放榜︱董玉娣中學基層男生膺超級狀元 黃泓智:勿因出身限制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