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香港教科書指出香港從來不是英國殖民地。資料圖

文:馮煒光

近日有香港教科書糾正習非成是的錯誤觀念,例如:香港從來不是英國殖民地。

香港自1841年英國人憑借鴉片戰爭佔領香港,直至1997年的156年,香港從來只是被英國殖民統治,但卻不是英國的殖民地。兩者分別在:香港主權誰屬?

「殖民地與殖民統治」的分別:如果一個國家宣布一地區為該國殖民地,並獲得廣泛承認,該國家就享有該地區的主權和治權;但如果一個國家對一地區實行殖民統治,該國「只擁有該地區的治權,並不擁有主權」。

回看歷史,1945年二戰結束,當時的國民政府便以香港屬中國戰區為由,堅持由中國軍隊接受日軍投降,借機收回香港。但在美國的壓力下,當時國民政府被迫接受由英軍派來的海軍將領夏慤代表去受降。順帶一提,受降的地方便是今天禮賓府進門處。筆者當年在政府時,時任特首梁振英曾在某個假日著筆者拿著歷史照片,對照當年的受降地點。據說,因為英國政府要表彰夏慤,便有了今天的夏慤道。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一直都堅持所有由列強強加給我國的不平等條約,都屬無效。據聞,新中國成立後,狡猾的英國人邀請我國中央人民政府在香港設立領事館。倘若成事,等同承認了香港是英國一部分。

筆者還記得 1982年,時任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挾着在福克蘭群島戰爭勝利的餘威,跑到北京去和我國討價還價,並聲言和香港有關的三條約有效。這三條條約其實都是晚清積弱時,在英國人武力威迫下簽署的城下之盟。這三條條約是:1842年的《南京條約》、1860的《北京條約》和1898年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最後一條是以租借方式來把英國人的統治擴展至九龍界限街以北及整個新界和周邊小島嶼,租借期限為99年,即1997年7月1日結束租借。

三條不平等條約從來不具國際法律效力,因為這是在脅迫下簽訂的。當時,筆者身在香港大學,也堅持「三條不平等條約無效」,並對戴卓爾夫人當年的殖民者嘴臉,深表憤慨。

除了我國政府的堅持,聯合國非殖民地化委員會在 1972 年時也以大比數(99對5)通過決議,把香港和澳門從殖民地名戰中剔除。因此,是英國政府在國際社會上輸了,卻不服輸兼不認賬,堅持向香港人灌輸「香港是英國殖民地」的錯誤觀念。到今天西方媒體仍然對香港教科書糾正這一錯誤觀念,議論紛紛;說穿了,還是想為「港獨」和「自決」埋下種子。因為只要港人仍然相信英國別有用心的錯誤表述,那麼殖民地走向「自決」和「獨立」,便順理成章。

從國際社會和歷史看,英國人在1997年前只是在香港實行具壓迫性的殖民統治。不信﹗大家可以去現為芝加哥布思商學院校址的堅尼地城白屋,那是英國人殘酷打壓愛國港人的地方。撫今追昔,筆者對親歷香港能回歸祖國,迄今25年,深感光榮和自豪。只有國家強大,我們才不會被欺凌,但也要警惕不要被人煽惑和誤導,為「港獨」埋下種子,養癱遺患。

作者為前新聞統籌專員、公關顧問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責編 | 王莫凡

編輯 | Drain

編輯推薦

QS最佳留學城市排名榜出爐 香港升至全球17位重返20強

DSE放榜︱蔡若蓮喜見狀元數目創歷屆新高 勉勵應屆考生未來都是一片廣闊天地

關稅影響丨美上月通脹率升至2.7% 特朗普再促聯儲局立即減息

DSE放榜︱終極狀元王海博擬留港讀醫服務社會 學習貼士:設定「工作量限制」

金局管再接148億港元沽盤 銀行結餘明跛千億關口

關稅戰|特朗普:美國對印尼徵收19%關稅 印尼對美國免稅

DSE放榜|誕16位狀元歷屆最多 8科5**「終極狀元」來自香港中國婦女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