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訊】民間傳說中的文財神,名叫比干。商朝紂王的叔父,紂王朝的亞相。節烈之臣。《史記.殷本紀》:「紂愈淫亂不止,比干曰:『為人臣者, 不得不以死爭。』乃強諫紂。紂怒曰:『吾聞聖人心有七竅。』剖比干觀其心。」這是說,紂王更加荒淫迷亂,諫諍不聽。比干痛心地說: 「做大王臣子的,不得不冒死諫諍。」於是,就強行向紂王進諫。紂王惱怒地說:「我聽說聖人的心臟有七個孔洞。」就剖開比干的胸膛,挖出他的心臟。這段記載,反映了紂王的殘忍無道,表現了比干的忠貞節烈。
據西漢韓嬰著《韓詩外傳》卷四:「紂作炮烙之刑,王子比干曰:『主暴不諫,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見過即諫,不用即死,忠之至也。』遂諫,三日不去朝,紂囚殺之。」這段記載,進一步印證了比干是個直言敢諫的節烈之臣。
比干的故事,在明朝作家許仲琳的白話長篇神魔小說《封神演義》中,展現充分。話說商朝的最後一個君主紂王荒淫無道,增選嬪妃。冀州牧蘇護不得已,將愛女妲己進奉紂王。蘇護親自護送愛女去都城朝歌,行至中途,忽遇妖氛。原來是一隻九尾狐狸精作怪興妖。它把妲己害死,將自己的魂投入到妲己的魄中,借屍還魂。現在的妲己,已經不是原來的妲己了。妲己到達朝歌,紂王一見,骨軟筋酥, 立即納為王妃。自此,紂王就不再上朝了。大臣屢諫不聽, 反而聽信妲己之言,斬首太師杜元銑,炮烙上大夫梅伯。同時,妲己設計陷害國母姜皇后。紂王聽信讒言,將姜皇后剜目焦手,姜皇后氣絕身亡。二王子又被追殺,為救護二王子,鎮殿大將軍方弼兄弟被迫造反。丞相商容冒死諫諍,紂王下令金瓜擊頂,商容撞柱殞命。這真是,天子失政,殺子誅妻,阻塞忠良,恣行無道。
妲己還進讒言,設計了叫做「炮烙」的酷刑。妲己說道:「此刑約高二丈,圓八尺,上、中、下用三火門,將銅造成,如銅柱一般。裡邊用炭火燒紅。卻將妖言惑眾、利口侮君、不尊法度、無事妄生諫章、與諸般違法者,跣剝官服,將鐵索纏身,裹圍銅柱之上。只炮烙四肢筋骨,不須臾,煙盡骨消,盡成灰燼。此刑名曰『炮烙』。若無此酷刑, 奸猾之臣,沽名之輩,盡玩法紀,皆不知戒懼。」紂王曰: 「美人之法,可謂盡善盡美!」妲己又把黑手伸向了忠臣比干。
紂王建成鹿台,作為自己與妲己尋歡作樂之所。紂王乞求妲己邀請神仙赴宴,以滿足他的私慾。妲己無法,就到城外的狐狸洞中找到一群百年妖狐,邀請三十九隻妖狐赴宴。書中寫道,那月光漸漸地現出,妲己悄悄啟曰:「仙子來了。」慌的紂王隔繡簾一瞧,內中袍分五色,各穿青、黃、赤、白、黑,內有戴魚尾冠者,九揚巾者,一字巾者,陀頭打扮者,雙丫髻者;內有盤龍雲髻如仙子、仙姬者。紂王在簾內觀之,龍心大悅。只聽有一仙人言曰:「眾位道友, 稽首了。」眾仙答禮曰:「今蒙紂王設席,宴吾輩於鹿台, 誠為厚賜。但願國祚千年勝,皇基萬萬秋!」妲己在裡面傳旨:「宣陪宴官上台。」比干上台,月光下一看,果然如此,個個有仙風道骨,人人像不老長生。自思:「此事實難解也!人像兩真,我比干只得向前行禮。」內有一道人曰: 「先生何人?」比干答曰:「卑職亞相比干,奉旨陪宴。」一道人曰:「既是有緣來此會,賜壽一千秋。」比干聽說,心下着疑。內傳旨:「斟酒。」比干執金壺,斟酒三十九席已完,身居相位,不識妖氣,懷抱金壺,侍於側伴。這些狐狸, 俱仗變化,全無忌憚,雖然服色變了,可狐狸騷臭變不得。比干只聞狐騷臭。比干自想:「神仙乃六根清淨之體,為何氣穢衝人!」比干歎息:「當今天子無道,妖生怪出,與國不祥。」
到後來,妖怪醉了,狐狸尾巴都拖下來晃。比干看得明白,暗暗叫苦。於是,比干請來武成王黃飛虎,共同設謀, 找到了朝歌郊外的狐狸洞。就派兵火攻這個狐狸洞,將這些妖狐全部燒死。妲己聞此大怒,發誓定報此仇。為此,她無端裝病,說要治好自己的病,只有借比干的一片心。昏庸的紂王就向比干索要一片心。
比干的死是悽慘而悲壯的。書中寫道,紂王曰:「皇叔之言差矣!總只借心一片,無傷於事,何必多言?」比干厲聲大叫曰:「昏君!你是酒色昏迷,糊塗狗彘!心去一片, 吾即死矣!比干不犯剜心之罪,如何無辜毫此非殃!」紂王怒曰:「君叫臣死,不死不忠。台上毀君,有虧臣節!如不從朕命,武士,拿下去,取了心來!」比干大罵:「妲己賤人!我死冥下,見先帝無愧矣!」喝:「左右,取劍來與我!」奉御將劍遞與比干。比干接劍在手,望太廟大拜八拜,泣曰:「成湯先王,豈知殷受斷送成湯二十八世天下! 非臣之不忠耳!」遂解帶現軀,將劍往臍中刺入,將腹剖開,其血不流。比干將手入腹內,摘心而出,往下一擲。掩袍不語,面似淡金,徑下台去了……且說比干馬走如飛,只聞的風響之聲。約走五七里之遙,只聽得路旁有一婦人手提筐籃,叫賣無心菜。比干忽聽得,勒馬問曰:「怎麼是無心菜?」婦人曰:「民婦賣的是無心菜。」比干曰:「人若是無心,如何?」婦人曰:「人若無心,即死。」比干大叫一聲, 撞下馬來,一腔熱血濺塵埃。
後來,姜子牙助周,討伐紂王成功,敕封諸神,比干被封為北斗星官文曲星。科舉時代,讀書人的榮華富貴都從科舉中求取。為此,文曲星比干又被奉為文財神。供奉文財神比干,可以獲得功名祿位。
現在尚存的重要的比干廟在河南。河南省衛輝市城北七公里處,坐落着比干廟。這座比干廟,還是天下林氏子孫的家廟。相傳周武王滅掉紂王之後,感念比干忠烈,派人尋找比干的後裔,祈望給予撫恤。比干夫人陳氏解除流亡生活,攜子歸周。周武王很是佩服陳夫人,稱讚她能以帶孕之身,逃避紂王的追殺,有大智慧,相信她的兒子將來必有出息。鑒於遺孤生於長林石室,便賜其姓林,取名堅,是謂林堅。這樣,林堅便成為第一個姓林的人。而他的父親比干則被尊為林姓的太始祖,又被民間尊為文財神。
比干廟已存世三千餘年。此廟保存完好,十分難能可貴。它佔地11.3 萬平方米。由北而南的中軸線上,分別佈置着:墓、墓碑亭、石坊、大殿、拜殿、配殿、碑廊、本坊、二門、山門、照壁。墓體佔地二十畝,高二十米;大殿裡竪立高大威嚴的比干像;左邊配殿塑有始祖林堅及後代名人林放、林開等像;右邊配殿塑媽祖林默娘像。
院內的建築,堪稱世界瑰寶,舉世無雙。山門前的照壁更是別具風采,引人注目。此壁建於明代,距今已有幾百年,是真正的建築古董。其高六米,寬十米。前後正中鑲嵌着二十四塊綠色琉璃磚,磚面浮雕為牡丹圖案。構圖新穎, 豪華壯麗,為古建築之極品。
廟內最為突出的是一座石坊。此石坊名為「丹心明石坊」。坊額書「殷太師比干墓」,上聯「孤忠心不死」,下聯「故社柏猶存」。坊頂石雕圖案:中間為心形,右側置「彤雲托日」,左側置「飛雲拱月」。整體名為「飛雲日月捧心」, 象徵廟主人比干的愛國忠心與日月同輝,與社稷共存。還有一個最為珍奇的墨跡,就是孔子目前存世的唯一的墨寶「殷比干莫(古時莫、墓通用)」碑了。
坊間流行福星、祿星、壽星的三星組合,是在祈求福、祿、壽齊全。其中位於福壽兩星中間的祿星,據說是文財神比干。比干一派貴族高官的風貌。穿戴考究,頭戴文官帽,身穿紫錦袍,腰環金玉帶,手捧大元寶,腳蹬厚底靴。面貌清新,眉清目秀,唇紅齒白,眼細鬚長。儀容慈祥,體態優雅。比干在民間是個凜冽無私的正面形象。
《民間百神》
作者:徐徹,陳泰雲
出版社:中和出版
出版日期:2020年1月
(點擊書封,了解詳情)
本文選自《民間百神》,獲香港中和授權轉載。
圖:unsplash、一本、《民間百神》
編輯推薦
【民間百神】捉鬼鍾馗
【民間百神】娼妓神管仲為什麼成了白眉毛紅眼睛?
【民間百神】助產神順天聖母
【民間百神】施耐庵為寫好時遷角色,不惜設計「被偷」?
【民間百神】八仙之首李鐵拐
薦書|你必須「放棄」才能成長,做出明智的取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