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世和再就事件發千字文回應「匪夷所思」論。 資料圖

【橙訊】電視廣播(00511)(TVB)早前於LinkedIn發文「鬧客」,周三深夜TVB總經理(商業營運)蕭世和再就事件發千字文回應,以《為何投放電視廣告要重視收視點成本(CPRP)》為題,指市場上對於收視調查與及相關數據出現不少誤解,甚至以訛傳訛,導致出現收視點不可信,計算收視點成本無用的說法。

TVB周一發文,質疑營銷人員落廣告並非依CPRP作決定是「匪夷所思」。蕭世和澄清,帖文實無意攻擊任何人,又指帖文核心思想是投放廣告不宜漠視CPRP,指CPRP的數據來源,採自由獨立第三者進行的收視調查。多年來,商業免費電視台和廣告業界一直以合資方式,聘請獨立調查公司進行這項收費調查,並且一直維持至今,是電視台和廣告業者會抽取相關數字作為制作節目或投放廣告的重要參考。

他指,CPRP就是以投放廣告的費用除以收視點,藉以計算效益,也是計量廣告回報的最科學化數據之一。 然而,隨著媒體平台增多,計算效益出現差異化,市場上對於收視調查與及相關數據出現不少誤解,甚至以訛傳訛,導致出現「收視點不可信,計算收視點成本無用」的說法,但這些說法部份未經查証或只是「想當然」,例如誤會了收視調查的方法是電視台說了算,又或者有誇大的成份。

他表示,收視調查是國際普遍做法,進行調整的均是國際性公司,各國間的做法相似,有其嚴謹的標準。流傳中很多收視點不可信的理由,其理據都未必經過查証事實。帖文提出要重視CPRP,用意之一是肯定這個工具的可信性和科學性。而在近日的討論中,不少學者都重申和肯定了收視和CPRP的參考作用。

對於有論者指出,投放廣告除了CPRP外,亦會考慮以年齡劃分的目標對象,又或者社交媒體的滲透等。蕭世和指,對此並無異議,但指收視調查不單提供觀眾總人數,同時還會按年齡層劃分電視觀眾,廣告客戶可按細分的目標計算成本,例如年齡層16至25歲目標觀眾群的CPRP。廣告公司在投放廣告後,一般會以目標觀眾群(Target Audience Rating Point TARP)撰寫報告,其基礎也是源自收視報告。因此,他認為收視報告和作為業界收費基礎的重要性,其公信力必須維護。

責編 | 江純力

編輯 | So Hin Pok

編輯推薦

熱話|一家三口壽司郎等太耐狂罵職員惹公憤 網民:「恰個打工仔以為自己好叻」

深圳非婚生育家庭申領育兒補貼遇阻 深圳衛健委:現行政策以夫妻關係為前提

天文台:「楊柳」將逐漸增強 料港本周中後期天氣不穩

​國際原子能機構高級官員將訪伊朗 聚焦「新合作框架」

硅谷國際發明節港代表團奪27金及8特別大獎 孫東指印證香港無限潛力

警方過去2周接逾50宗網上情緣騙案涉款逾1600萬 有47歲中女損失近200萬

內地某公司擬推出「孕育機器人」惹議 網友憂倫理法治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