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論壇·科學建未來」活動,今月23日將在香港科學園高錕會議中心舉行。
【橙訊】香港未來科學大獎基金會(The Future Science Prize Foundation)與香港科學院(The Hong Kong Academy of Sciences)今日舉辦新聞發布會,宣布將於今月23日首度聯合主辦國際前瞻性的「香港論壇·科學建未來」活動,論壇將在香港科學園高錕會議中心舉行,並於深圳南方科技大學設立分會場,活動將以兩地連線交互方式進行。本次論壇匯聚20餘位世界知名科學家,包括8位「未來科學大獎」獲獎者(含本年度2位獲獎者),圍繞生命科學、物質科學、數學與計算機科學三大領域展開前沿科學研討。
科學「建」未來以科學之名和公益行動,凝聚學界智慧、帶動社會力量,以「交流」和「共享」作為科學「建」未來的路徑,用科學的「確定性」力量,探尋未來的建設方向,共築來自科學界的「建設性」勢能。本次論壇面向粵港澳大灣區科研、科創、政商及公益慈善界等群體,屆時現場將有香港主會場和深圳南方科技大學分會場的各200餘位嘉賓參會,並通過官方自媒體平台及媒體平台進行直播,邀請大眾同步參與線上交流研討。
徐立之表示,論壇的目的是展示和推動香港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實力和影響力。
香港科學院創院院長、「香港論壇·科學建未來」科學委員會聯席主席徐立之教授介紹了發起「香港論壇·科學建未來」的初衷和願景,並主持「科學的未來」對談環節,與同時出席發布會的香港科學院副院長、香港大學化學系系主任兼講座教授支志明教授,香港科學院創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榮休化學講座教授黃乃正教授,2016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獲獎者、香港中文大學李嘉誠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及化學病理學系系主任盧煜明教授,未來論壇理事、啟明創投主管合夥人梁颕宇女士,共同展望科學界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及香港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路徑。
徐立之表示,「香港論壇·科學建未來」的目的是展示和推動香港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實力和影響力。經過近3年的新冠疫情,大家都逐漸習慣了「新常態」的生活,「香港論壇·科學建未來」也將以兩地連線方式進行。香港現時正積極配合國家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新經濟的方向,國家也大力支持香港的科創發展,兩地加強交流與共享十分重要。
徐立之強調,在急劇變化的世界、時代中,科學一定是不可或缺的確定性力量。
「香港論壇·科學建未來」是聚焦科學發展的兩大科學界公益組織首度聯合舉辦的、面向粵港澳大灣區的公益科學論壇,論壇旨在展示和推廣香港作為國際科技樞紐的地位,促進和加強粵港澳大灣區乃至亞洲的科技創新合作。大會希望以民間的公益力量推動科學進步,傳承科學精神,助推大灣區發展。
圖:主辦方提供
編輯推薦
航天選拔|徐立之料本港有人才符合資格 對年輕人是個好機會
籲市民依從當局就前往急症室安排 醫專聯同15分科學院促盡快打疫苗
徐立之:深港之間應合作非「互贏」 科創亟需消除物理隔閡
投投是道|4成市民中秋國慶北上消費 留港消費最愛去海濱市集
邵家輝:首輪夜繽紛「旺丁又旺才」活動成功 適逢國慶黄金周珠寶黃金等生意升逾一成
姚柏良:長假期酒店入住率達九成符預期 倡政府一年四季辦不同盛事保持旅遊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