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適的陪針假策略,有助於提升幼兒疫苗的接種率。資料圖片

文:黃遠康

第五波疫情自7月開始急速反彈,單月錄得超過十萬宗感染個案。踏入9月,更一度連續多日每天確診數破萬。為了減低新冠病毒對免疫力較低人士如小童及長者的影響,以及盡快令社會運作回歸正常,政府不單止下調疫苗接種的年齡至6個月大的嬰兒,在近日更加宣布擴大疫苗通行證的年齡至5歲或以上的兒童。

為鼓勵更多父母帶同幼童接種疫苗,政府宣布為公務員、非公務合約職員及津貼學校教師等提供「幼童陪針假」,讓有6個月大至3歲小朋友的父母申請半天有薪假。截止執筆之際,該年齡組別接種疫苗的比例為15.8%,接種率不及3至11歲兒童組別的2成。

然而,在政府沒有進行立法下,商界的態度亦欠積極,目前只有少數企業跟隨有關做法,令許多不是在政府部門任職或受僱於資助機構的僱員感到極為不便。當他們帶同幼童打針,就只能無奈申請假期,部分僱員,特別是按日計薪的基層僱員便要被迫放無薪假,影響收入。為免手停口停,不少基層家庭都較不傾向帶同年幼的子女接種疫苗。

世界各地專家的研究,結合香港實際接種情況,顯示兒童接種新冠疫苗後可能會出現嚴重的副作用,如心肌炎,雖然患上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仍然有少量兒童出現疲勞、發冷、暈眩等情況,需要家長從旁觀察及照顧才能有效地保障他們的健康和安全。因此,如果沒有幼童陪針假,不論對幼童或家長而言都難以安心。

而隨著政府要求5歲或以上兒童出入公眾場所,例如餐廳、運動場等需要出示疫苗通行證,那麼陪針假的申領資格就有進一步放寬的需要。即使是成人也會因為打針而感到不安和緊張,何況年紀尚輕、忍痛能力較低的小朋友呢?假如他們接種疫苗的時候有家長從旁陪伴,甚至給予呵護和鼓勵,至少可以提供情緒上的支援,使小朋友感到一定的安全感,減少對疫苗的恐懼,更加有助提升疫苗接種率。

根據衞生署的統計,目前只有約18.7%的3至11歲小童完成三針接種,意味絕大多數家長仍然有需要抽出時間陪同子女打針以便符合疫苗通行證的規定。當然,不少5歲或以上的小朋友都曾經接種疫苗,但是如果可以讓陪針假擴展至所有5至11歲的小童的家長,使他們能夠在有薪的情況下陪同子女完成第三針接種,無疑是可以為家長及兒童帶來額外的保障,對於加快提升有關年齡組別的接種率,好處明顯。

事實上,不少國家和地區都採取類似的辦法,以鼓勵家長容許及陪伴子女接種疫苗。以台灣地區為例,當地設有「疫苗接種假」,讓家長在17歲或以下子女接種疫苗時請假一天;歐洲國家比利時同樣在去年實施有關法例,兒童的接種率自此錄得明顯升幅。香港絕對可以引用相關的成功經驗,為各行各業、且有11歲或以下子女的僱員提供半天有薪的陪針假。

抗疫是目前香港的頭等大事,愈多市民接種疫苗代表社會愈快回復正常生活。希望政府慎重考慮有關建議,為家長和小童帶來更多便利和保障。

作者為香港青年事務發展基金會政策研究主任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責編 | 周琋瑜

編輯 | Wenxu

編輯推薦

深圳中英街海水倒灌釀水浸 或與東北季候風及颱風「萬宜」有關

順豐控股今起招股入場費7333元 較A股折讓最多三成 信置小米成基投

特朗普證實擬宣布國家緊急狀態驅逐非法移民 美媒指中國無證移民最先被逐

35+顛覆案·附全部被告刑期|戴耀廷判囚10年黃之鋒判56個月 其餘被告至少囚4年2個月

金融峰會丨余偉文:港擁強大緩衝能力 可抵禦外來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