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賽區共112位選手獲獎。
【橙訊】第十三屆魯迅青少年文學獎獲獎名單今日(12日)出爐,香港賽區共112位選手獲獎。今年的比賽極具含金量,全港共有1044份參賽作品,經過所有評委老師的篩選後,有138位選手到場參加決賽比拚。
今屆魯青獎香港賽區的比賽分為小學組、初中組(中一至中三)、高中組(中四至中六)及青年組。有4名參賽者獲得特等獎,來自香港教育大學賽馬會小學的范卓敏獲得小學組特等獎;來自香島中學的梁樂瑶獲得初中組特等獎;東華三院甲寅年總理中學的莊卓琪獲得高中組特等獎;張思聰獲得青年組特等獎。
有10名參賽者獲得一等獎,其中小學組3名、初中組3名、高中組3名、青年組1名。小學組的獲獎者為來自啟基學校的黃天兒、順德聯誼總會何日東小學的郭涵銘、拔萃女小學的李行知;初中組的獲獎者為來自東華三院甲寅年總理中學的周詠琪及林佳霖、蘇浙公學的黃睿;高中組的獲獎者為來自東華三院甲寅年總理中學的陳巧蓉、保良局姚連生中學的蔡穎麗、培僑書院的陳樂蓉;青年組的獲獎者為龐筱。
第十三屆魯迅青少年文學獎比賽為全國性活動,旨在發掘並培養優秀的青少年文學創作者,自去年開始設立香港賽區。今年香港賽區的比賽亦是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5周年的系列活動之一。
香港賽區寫作比賽由魯迅青少年文學獎香港組委會主辦,香港優才及專才協會、大公文匯全媒體新聞中心承辦,九龍地域校長聯會、香港島校長聯會、新界校長會、中華教育文化交流基金會、香港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基金會、馬相伯天俞教育基金會為合辦機構,香港青少年知行書院為執行機構。香港賽區寫作比賽部分獲獎作品還將在大公文匯新媒體平台刊發。
香港賽區評審委員會副主席康一橋表示,文字溝通在現代社會是不可缺少的,比賽有助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及標準語的寫作。他說,受疫情影響,學校的時間表被打亂,可是今年參賽者人數是去年的兩倍,反應熱烈,學生的作品水平高,內容涵蓋面廣泛,包括社會熱話、個人經歷、疫情中的人際關係、思想及感情;今次決賽的題目有不少發揮空間,相信學生們將全力以赴,評審老師都期待他們的傑出表現。
圖:主辦方提供
責編 | 孫紹豪
編輯 | Martin Sheun
編輯推薦
談美書簡|藝術並不遙遠?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當文學家
博物旅行文學鉤沉|「樛則與物接」的微言大義:南有樛木(五之五)
博物旅行文學鉤沉|孔子的喬木年代:南有樛木(五之四)
中電贈千部電磁爐助基層家庭節省開支 以電磁爐砌字創世界紀錄
唐英年:香港深化國際交往合作 成就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地位
「創科志·國家情」 培僑書院青年領袖培訓計劃拓展學生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