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訊】相信大家都有聽過「尼斯湖水怪」的傳說,但一直以來就有不少聲音質疑「尼斯湖水怪」的真實性,更有不少證據顯示所謂的「尼斯湖水怪照片」只是造假,不過,這些質疑絲毫不減大眾對這種神秘生物的好奇心,多年來到訪尼斯湖的旅客絡繹不絕,當地甚至還成立了「尼斯湖水怪博物館」,可見「尼斯湖水怪」的受歡迎程度。

傳說中的「尼斯湖水怪」

雖然不少人堅信「尼斯湖水怪」是真實存在,但專家一直認為外表形似蛇頸龍的「尼斯湖水怪」只能生存在鹹水當中,因此「尼斯湖水怪」不可能在屬於淡水湖的尼斯湖中生存。但最近,刊登在科學期刊《Cretaceous Research》的一項最新考古研究指出,考古團隊在撒哈拉沙漠發現3公尺長的成年蛇頸龍骨頭與牙齒化石,以及1.5公尺長的幼年蛇頸龍臂骨。這項研究發現顯示,當時的蛇頸龍很有可能生活在淡水裡。

很多人相信,蛇頸龍就是「尼斯湖水怪」的真身

很多人或許不知道,身為世界上最大沙漠的撒哈拉沙漠,在很久以前並非如此荒蕪,相反,有不少史前壁畫和岩刻顯示,在幾千年前,撒哈拉沙漠是一片綠洲,擁有河川,亦有不少生物在此生活,但就在公元前1600年之後,地球軸心的轉移導致氣溫上升和降雨減少,撒哈拉沙漠便逐漸發展成今天的模樣。

撒哈拉沙漠

而今次的發現,正是考古學家在撒哈拉沙漠一處擁有1億年歷史的河系中,挖掘出蛇頸龍的化石,證明蛇頸龍能夠在淡水河中生存,並經已適應淡水,推翻過去普遍認為蛇頸龍為鹹水生物的理論,亦成為「尼斯湖水怪」可能真實存在的最有力證據。

報告還指出,蛇頸龍過去可能跟青蛙、鱷魚、烏龜、魚或另一種水生恐龍棘龍等生物一起生活在淡水裡。研究人員David Martill表示,古老的摩洛哥河域存在多種肉食性動物,而且牠們全都生活在一起,這個發現讓他感到驚訝。專家還發現蛇頸龍的牙齒化石和棘龍有相似的磨損痕跡,表示牠們很有可能吃同一種食物,而這很有可能是河裡的盾皮魚。

棘龍頭部重建圖

這項發現相信令不少尼斯湖水怪迷感到振奮,如果過去撒哈拉沙漠的淡水河中存在蛇頸龍的身影,是不是代表尼斯湖這個淡水湖泊也可能存在蛇頸龍?我們就靜待專家把這個疑團慢慢解開吧!

圖:美聯社、Wikimedia Commons

責編 | 張艷玲

編輯 | irene tam

編輯推薦

QS最佳留學城市排名榜出爐 香港升至全球17位重返20強

DSE放榜︱蔡若蓮喜見狀元數目創歷屆新高 勉勵應屆考生未來都是一片廣闊天地

關稅影響丨美上月通脹率升至2.7% 特朗普再促聯儲局立即減息

DSE放榜︱終極狀元王海博擬留港讀醫服務社會 學習貼士:設定「工作量限制」

金局管再接148億港元沽盤 銀行結餘明跛千億關口

關稅戰|特朗普:美國對印尼徵收19%關稅 印尼對美國免稅

DSE放榜|誕16位狀元歷屆最多 8科5**「終極狀元」來自香港中國婦女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