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訊】相信大家都有聽過「尼斯湖水怪」的傳說,但一直以來就有不少聲音質疑「尼斯湖水怪」的真實性,更有不少證據顯示所謂的「尼斯湖水怪照片」只是造假,不過,這些質疑絲毫不減大眾對這種神秘生物的好奇心,多年來到訪尼斯湖的旅客絡繹不絕,當地甚至還成立了「尼斯湖水怪博物館」,可見「尼斯湖水怪」的受歡迎程度。
傳說中的「尼斯湖水怪」
雖然不少人堅信「尼斯湖水怪」是真實存在,但專家一直認為外表形似蛇頸龍的「尼斯湖水怪」只能生存在鹹水當中,因此「尼斯湖水怪」不可能在屬於淡水湖的尼斯湖中生存。但最近,刊登在科學期刊《Cretaceous Research》的一項最新考古研究指出,考古團隊在撒哈拉沙漠發現3公尺長的成年蛇頸龍骨頭與牙齒化石,以及1.5公尺長的幼年蛇頸龍臂骨。這項研究發現顯示,當時的蛇頸龍很有可能生活在淡水裡。
很多人相信,蛇頸龍就是「尼斯湖水怪」的真身
很多人或許不知道,身為世界上最大沙漠的撒哈拉沙漠,在很久以前並非如此荒蕪,相反,有不少史前壁畫和岩刻顯示,在幾千年前,撒哈拉沙漠是一片綠洲,擁有河川,亦有不少生物在此生活,但就在公元前1600年之後,地球軸心的轉移導致氣溫上升和降雨減少,撒哈拉沙漠便逐漸發展成今天的模樣。
撒哈拉沙漠
而今次的發現,正是考古學家在撒哈拉沙漠一處擁有1億年歷史的河系中,挖掘出蛇頸龍的化石,證明蛇頸龍能夠在淡水河中生存,並經已適應淡水,推翻過去普遍認為蛇頸龍為鹹水生物的理論,亦成為「尼斯湖水怪」可能真實存在的最有力證據。
報告還指出,蛇頸龍過去可能跟青蛙、鱷魚、烏龜、魚或另一種水生恐龍棘龍等生物一起生活在淡水裡。研究人員David Martill表示,古老的摩洛哥河域存在多種肉食性動物,而且牠們全都生活在一起,這個發現讓他感到驚訝。專家還發現蛇頸龍的牙齒化石和棘龍有相似的磨損痕跡,表示牠們很有可能吃同一種食物,而這很有可能是河裡的盾皮魚。
棘龍頭部重建圖
這項發現相信令不少尼斯湖水怪迷感到振奮,如果過去撒哈拉沙漠的淡水河中存在蛇頸龍的身影,是不是代表尼斯湖這個淡水湖泊也可能存在蛇頸龍?我們就靜待專家把這個疑團慢慢解開吧!
編輯推薦
熱話|暴龍也來看展?日本暴龍展「子孫同堂」逗趣畫面引熱議
阿根廷出土翼龍新品種「死亡之龍」 為有史以來最大的翼龍物種
賜官講怪獸|中國曾有龍從天而降?細看亞洲地區傳說的龍
三角龍出沒注意!墨爾本博物館推新展 展出至今發現最完整三角龍化石Horridus
【熱話】澳洲博物館公布恐龍新物種「南方泰坦巨龍」為澳洲已知最大恐龍
「唐樓中的二戰日記」巡迴展覽移師都大 回望諾曼第登陸中的中國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