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訊】每年的7月6至8日,便是小暑的時間。「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小暑即是天氣開始炎熱,俗語有云「小暑過,一日熱三分」。濕熱氣虛易出汗,容易煩燥不安,精神不振等都是盛夏帶來的不適,因此小編為大家搜羅了一些養生貼士以及輔助食療。
四大養生貼士:
一、養身養心
天氣又濕又悶,患有心肌炎後遺症的人士很容易出現胸悶氣短,心跳過慢的問題。除了早睡早起、減少出汗、保持心境平靜等日常上的改善外,亦推薦大家多喝「心脈飲」或「花旗參麥冬圓肉茶」,有清熱、除煩、寧心、安神功效。
二、祛濕健脾
炎熱天氣會導致食慾不振、消化不良、倦怠等不適,脾胃的運作變得緩慢,因此涷飲涷食應適量減少,少穿露臍裝,避免受涼。常吃具有除濕利尿作用的食物,如紅豆、薏仁、綠豆、冬瓜、扁豆等,以及健脾益氣的食物,如鯽魚、胡蘿蔔、蘋果、山藥、蓮子、芡實、豬肚、鴨子等。
三、刮痧拔罐治療
人體內很容易濕氣積聚,此季節刮痧拔罐不僅能溫補陽氣、增強體質,還能收到散寒祛濕、通絡行氣、活血化瘀等治療效果。刮痧方法主張由上至下、內至外刮背脊、肋骨、大腿位置,直到出現紫暗色。而拔罐吸附於腧穴或應拔部位的體表則可。
四、天灸療法
天灸療法是指在特定的穴位上敷貼一些對皮膚有刺激作用的膏藥,通過藥物和穴位刺激,達致防病治病效果的一種傳統中醫灸法。療法分為初伏、中伏及末伏,這三天每天敷貼一次,作為一個療程。通過經絡氣血直達病處,增強機體免疫力,減少及減輕冬季舊病復發。
推介五大輔助食療:
一、【粟米鮮淮山紅棗排骨湯】(3-4人份量)
功效:補虛益氣、養心安神、健脾和胃
材料:粟米2條、淮山2條、紅棗6-8粒、豬排骨400克、生薑2-3片
做法:
1)汆燙排骨
排骨洗淨,用滾水汆燙2-3分鐘,撈起用清水沖去血沫備用。
2)準備食材
粟米洗淨切段,鮮淮山去皮(可戴手套防敏感)切厚片,紅蘿蔔切厚片,蜜棗沖洗。
3)煲湯
大鍋加約2.5公升清水,放入排骨、粟米、淮山、紅蘿蔔、蜜棗、生薑,大火煮滾後,撇去浮沫。
4)慢火煲煮
轉中小火煲約1.5-2小時(用壓力煲可縮短至30分鐘)。
5)調味
最後加適量鹽調味即可。
二、【綠豆酸梅茶】
功效:治療暑熱、煩躁、燥熱
材料:綠豆半斤、酸梅30克、陳皮3朵。
做法:將材料洗淨後倒入鍋中,煲1小時即可,
綠豆酸梅茶有助治療暑熱。(圖:freepik)
三、【羅漢果菜乾豬骨湯】
功效:潤肺止咳、健脾和胃、生津止渴
材料:豬骨頭1斤、白菜乾50克、羅漢果1個、紅蘿蔔2條、杏仁10克、蜜棗2個、鹽適量。
做法:將材料洗淨後倒入鍋中,煲1小時即可。
四、【椰子雞湯】
功效:清心除煩、安神益智。
材料:雞半隻、椰子1個、蓮子20克、百合10克、土茯苓10克、無花果5個、薑5片、鹽適量。
做法:將材料洗淨後倒入鍋中,煲1小時即可。
五、【冬瓜薏米豬骨頭湯】
功效:清熱祛濕排毒、益氣生津止渴。
材料:豬骨1斤、冬瓜1斤、薏米20克、紅豆20克、蘆根20克、鹽適量。
做法:將材料洗淨後倒入鍋中,煲1小時即可。
圖:視覺中國、freepik
責編 | 丁文琪
編輯 | Yanni
編輯推薦
颱風楊柳|迫近香港即將北面掠過!美食博覽入場必知:打風落雨惡劣天氣安排
超市貨架爛gag IQ題引網民熱議 「點解員工個個咁健康」謎底係咩?
黑雨|打工仔湧天文台社交平台留言 「成功爭取」黑雨到3點
黑雨返工|網絡熱話晨早實錄各區水浸慘況:香港變「黃河」、我嘅訴求係返工!
高中女兒偷錢離家 驚揭母親「不倫女兒前男友」的震撼真相
香港純素護膚品牌WULT限定店懷舊港風 自由組合美妝「四餸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