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大學協理副校長劉智鵬。圖:橙新聞

橙訊】立法會選舉即將在12月19日舉行。在新的選舉制度下,增設選舉委員會界別,吸引不少具有專業學術背景人士參選,嶺南大學協理副校長劉智鵬就是其中之一。他接受《橙新聞》專訪時表示,自己關注香港歷史教育及新界土地開發等問題,希望能夠以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多年經驗服務社會。

今次是劉智鵬首度參與立法會選舉。談及為何要投身議會,他說自己並非一時衝動,而是長年以來的工作和生活經歷,令他積累了許多意見與建議,希望能夠在立法會提出來。

劉智鵬表示,自己身為學者,從事教學研究工作多年,同時亦一直積極投身「為社會做事」:他長期在屯門區議會工作,同時還參加政府的各種委員會,亦曾經在國安法案件做專家證人。這些經歷,讓他對於香港教育、香港和內地的交流、土地問題、國安等等,都獲得深切的理解,亦產生了許多意見與看法。這些年來,他亦曾多次在媒體表達。然而,「一直在講,有理念,有數據,但政府不理你」。

劉智鵬表示,自己多年來對社會問題形成許多意見,希望到立法會提出。

劉智鵬透露,其實去年亦有人建議他參選立法會,然而眼見當時的選舉已成為政治泥沼,令他卻步。實際上,劉智鵬覺得,立法會多年以來都不能夠真正讓人實踐理念,只是「嗌交地方」,選舉亦往往被政黨把持,不利於有真知灼見的人士參與,造成社會的損失。

但隨著中央完善香港選舉制度,方方面面的有識、有能之士,得以被吸引到選舉中來,即使沒有政黨背景,亦能參與競逐——劉智鵬認為,這正是新選制的「高妙之處」。對於多名有學術背景的人士參與選舉,劉智鵬說,這是因為大家都對新選舉制度有信心,亦都相信香港的議會文化要提高,要有更多有系統、有方法、有理論的人來議政。

著眼加強與內地交流 提升市民對國家認識

新選舉制度一大重點,是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劉智鵬說,作為國民一定要愛國,參與政治就更是如此。他又指出,愛國感情其實亦需要培養,他以自己舉例稱,自己多年來頻繁往來內地和香港,親眼見證內地發展,尤其是近年來內地扶貧工作獲得巨大成就,世界歷史上亦罕有其匹,令他印象極為深刻,亦激發他對國家的感情。

劉智鵬進一步指出,若能成功當選,就一定要設法令香港市民有更多機會了解國家現狀,認識到國家發展情況。他說,許多年長市民對於國家的認識,實際上還停留在文革時代,而不少較為年輕市民,對國家的印象亦停留在十幾年前。但國家發展日新月異,若缺少認識,自然亦不易形成愛國情懷,而如何加強交流,將是他未來關注的重點。

劉智鵬還擔任通識課程發展委員會主席。

在劉智鵬看來,培養愛國情感,要提高對國家的認識,離不開歷史教育。劉智鵬本人就是歷史專業出身,深耕宋元明清思想史、香港史等,亦曾參與中學歷史教材編製,還擔任通識課程發展委員會主席,對於香港歷史教育,感慨極深。他此次參選提出的政綱,即提及要「建構歷史教育平台,培育年輕人正向價值觀」,認為香港應在歷史教育方面大力進行改革。

香港2019年爆發反修例風波,不少年輕人受到「港獨」等思想影響,還有人舉起米字旗上街,以為香港是英國一部分。劉智鵬認為,這種情況太可怕,然而究其根本,很大原因在於這些年輕人並不了解香港的歷史乃至中國的歷史,不清楚香港是怎麼來的,這是歷史教育的責任:「(香港的)中國史教的不好,搞到中國好似別的國家一樣」。

他指出,中國歷來所提倡的孔孟之道、仁義道德,並無興趣殖民擴張,然而西方列強卻完全秉持另一套價值,在十九世紀於全球範圍四處掠奪,香港即是被英國佔領殖民;另一方面,歷代中國政府都關心香港華人生存狀況,新中國建立後,更是給與香港社會許多直接的幫助。這些歷史,都應該讓當代青少年了解。

劉智鵬又舉例說,青少年通過學習歷史,就會了解到晚清中國貧窮落後,再看到今日中國發展情況,就更能夠理解國家所取得的成就,就知道應該用什麼樣的身份、什麼樣的姿態立足世界——而這背後就是他所提倡的「正向價值觀」。

劉智鵬表示,香港要在中小學重建有效的歷史教學。圖:橙新聞

要在在中小學重建有效歷史教學

劉智鵬認為,歷史平台最重要之處,是在中小學重建有效的歷史教學。他認為,目前香港歷史教育存在不少問題,雖然初中已經恢復歷史課成為必修科目,高中歷史課程依然很有限,而且課程和教學方法很落後,學生沒有興趣。對此,他表示自己正進行一些實驗性質教學,在一些初中引入歷史專題,希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此外,他亦認為目前的考評存在問題,需要有所改革。劉智鵬指,現在是從試卷影響教書,教育全部都看著考試,難以真正讓學生了解歷史。他希望能夠將自己在實踐中獲得的經驗分享出來,並且對香港的教育有所改革。

除了歷史教育,劉智鵬在選舉中提出的另一大政綱,是新界土地開發,他稱之為「新界土地市區化」規劃。

香港存在土地不足問題由來已久,特區政府對此亦極為重視,例如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年在施政報告中就指出,要採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推進填海工程,開發新界土地等等。

長期在新界工作生活的劉智鵬,對於土地問題一直十分關注。在他看來,香港解決土地問題當務之急,是優先將新界土地開發出來,他認為新界其實有很多土地有待開發,以香港目前人口趨勢來看,新界已經可以提供足夠土地。填海工作其實可以推後,若新界提供的土地確實不足,再來進行。

劉智鵬認為,解決香港土地問題,首先要推進新界土地開發。圖為位於新界鄉村的房屋。

倡議推進改革 加速開發新界土地

劉智鵬說,目前存在問題,在於新界土地改變規劃難以獲得批准,這涉及到城市規劃委員會(城規委)等方面工作,有必要推進政府進行改革。

身為歷史學家的劉智鵬,還從歷史角度,對新界開發提供例證。他指,港英時期,由於新界是從中國「租借」,因此開發受到很大限制,港英採取兩套不同措施處理新界和市區的土地。然而隨著香港發展,土地需求迫切,港英政府1937年將一大片新界土地劃作市區用地發展,即「新九龍」,從而成功提供了許多土地用於建築用地。

劉智鵬強調,歷史上其實已經存在利用新界土地的成功先例,值得借鑒;更何況,香港回歸後,環境變化,已經不再有「租借」問題,應該不必有九龍新界之分,政府的土地規劃,要跟上時代。

劉智鵬表示,自己這些意見和看法,和自己在城規委等處任職有很大關係。這些年來在不同委員會擔任顧問等工作,讓他獲得了對於土地、教育、社區等方面的情況的直觀了解。他表示,自己多年來投入社會,不僅擔任過很多公職,而且近來在幾個重大社會事件上,都出來承擔責任,例如在國安案件任專家證人等等,如今參加選舉,可算水到渠成,希望日後能以自己的知識和經驗,更好服務社會。

點擊查看立法會換屆選舉接獲的提名

責編 | 李永康

編輯 | georgewang

編輯推薦

大提琴新秀劉君澤聯日本鋼琴家薗田奈緒子 9月同台演奏經典奏鳴曲

華盛頓市長:暴力犯罪率30年最低 特朗普下令強行接管首都警局「令人不安」

​國安部揭境外間諜利用「點外賣」竊密 民眾遇可疑情況需舉報

基孔肯雅熱|謝展寰:已統籌各部門加強滅蚊 食環署會加強對地盤巡查清理

特朗普稱將與普京「試探性」會晤 澤連斯基要求明確安全保障

以巴衝突|古特雷斯譴責以色列空襲殺害巴勒斯坦記者 籲展開獨立調查

華府傳增聯儲局主席候選人 鮑曼和傑斐遜入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