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訊】今天是美國感恩節(Thanksgiving Day),在1941年起,美國把感恩節定於11月第四個星期四,在這天,人們會感謝神在過去一年的贈與和帶來的豐收。大部分人對感恩節的印象多數是火雞和大餐,還有接下來的「黑色星期五」。有不少藝術家會以這個重大節日為題,進行不同形式的創作,社會上亦有一系列的慶祝主題活動,節日氣氛非常濃厚。到底如此盛大的節日是怎樣來的呢?

感恩節的由來

美國感恩節的歷史可追溯到1517年的宗教改革。德國神學家馬丁.路德因不滿教會的腐敗,因此他發表了《九十五條論綱》,內容是反對贖罪券的辯論提綱,隨後有其他神學家加入響應,引發一連串的宗教改革運動,直接促成了新教的誕生。

於1620年,有不少受到迫害的清教徒決定離開英格蘭的普利茅斯,搭乘「五月花號」前往北美洲,試圖建立清教徒的國度。整個航程長達66天,在抵達美洲後,清教徒未能在他們的「新國度」過上好日子,因為當時正值冬天,他們過著飢寒交迫的生活,有些人甚至染病身亡。在家鄉帶來的種子未能適應當地的氣侯和土壤,因此他們根本不能種出作物,眾人步入絕境,死亡人數大幅上升。

就在這個時候,帶著善意的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出現了,他們教導清教徒狩獵、種植玉米、南瓜、飼養火雞等技巧,在原住民的幫助下,這批「新移民」在來年迎來了豐收,他們終於可以在這片土地站穩腳步,不用再憂慮糧食的問題。為了感謝這班原住民的協助,清教徒邀請他們共同參加盛宴,桌上不但有多種佳餚,還有廣為人知的火雞,這就是第一個感恩節。這亦解釋了為什麼一搜尋有關感恩節的圖片時,就一定能看到火雞與南瓜的身影。

感恩節的藝術

要回顧感恩節的歷史,便要借助這些在歷史上的藝術作品:

《普利茅斯的第一個感恩節》(The First Thanksgiving at Plymouth)

這是Jennie Augusta Brownscombe在1914年的作品,不過這幅畫並沒有準確地還原歷史,例如畫中的美洲原住民打扮成平原印第安人,事實上,當地原住民並沒有佩戴羽毛戰爭頭飾(Feathered war bonnet),也不會坐在地上。

《第一個感恩節》(The First Thanksgiving)

這是Jean Louis Gerome Ferris在1912年的作品,這幅作品的爭議性同樣很大,有人認為這是對當時宴會的過份理想化,例如畫中的一位殖民女性身體向前傾,正在為一位半裸的印第安人提供一盤烤火雞,而印第安人盤腿而坐,伸手去接食物,這幕暗示了新來的殖民者自覺比當地人優越。

《免於匱乏的自由》 (Freedom from Want)

這是Norman Rockwell在1943年的作品,這幅作品展示了一個女主人為她的家庭端上火雞,男主人帶著喜悅和讚許的眼神看著桌面,帶出「與我們所愛的人分享我們擁有的東西」,亦是感恩節的其中一個意念。

《燒焦的火雞》 (Burnt Turkey)

這是Constantin Alajalov在1947年刊登於Post Magazine的封面。小編覺得這個作品非常吸晴,除了非常寫實外,介紹還有一段意味深長的話:「可憐的新婚夫婦要怎麼辦?我們不確定1947年的選擇是什麼,但我們贊成冷凍pizza或訂購中國菜。」可見當時的新婚女性對於烹飪還是非常的不在行啊!

今年的感恩節你又會如何渡過呢?

圖:Wikimedia Commons、THE SATURDAY EVENING POST、視覺中國

責編 | 妮可

編輯 | irene tam

編輯推薦

45歲女子被控勒索有婦之夫260萬 男事主供稱女被告把他「逼到埋牆角」

工聯會約見鄧炳強 倡多項建議打擊黑工

基孔肯雅熱|本港新增一宗輸入個案 5歲男童現時情況穩定

西班牙擬禁在部分露天區域吸煙 包括海灘酒吧露台等場所

海關偵破遠洋船走私貨物案 兩個赴南韓貨櫃中檢獲1.4億元物品

前港姐李明慧疑遭丈夫恐嚇襲擊 供稱當時一度被刀架頸

國防部:決不允許日本軍國主義捲土重來 籲日方深刻反省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