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測試40款嬰幼兒身體潤膚乳,發現五成半樣本檢出香料致敏物質。
【橙訊】嬰幼兒皮膚嬌嫩,不少媽媽會每日為寶寶塗抹身體乳液。消委會測試40款嬰幼兒身體潤膚乳,發現五成半樣本檢出香料致敏物質,含量最高的一款,亦驗出歐盟禁用、致敏性高的致敏物質HICC,是兒童出現皮膚過敏的常見致敏原。另外,有九款說明帶有薰衣草香味或含有相關成分的樣本,驗出氧化後可形成致敏物質的化學物。
22款樣本檢出香料致敏物質,總量為0.0018%至最高約0.45%不等。其中「Nood le & Boo」寶寶軟綿綿乳液Super Soft Lotion、「趣樂全天然有機青瓜補濕潤膚乳」、「RICO Baby Baby Moisture Lotion」、「CALIFORNIA BABY」金盞花潤膚乳液、「Hug」(嬰兒有機保濕潤膚乳)、「aleva Naturals」嬰兒甜睡紓緩乳、「博寶兒」蒲公英舒敏乳液-蘋果香 、「 Mustela」水份潤膚乳、「erbaviva」嬰兒保濕乳、「puracy 」有機嬰兒乳液-薰衣草和葡萄柚香味、「BURT’S BEES BABY」寶寶天然潤膚露 (舒緩酣睡配方)、「Baby Magic」Gentle Baby Lotion-Original Baby Scen和「Aveeno Baby」嬰兒薰衣草舒靜保濕乳等13款,並沒有在成分列表中列明所有檢出濃度超過0.001%的香料致敏物質。
部分樣本標示的來源地為美國或南韓,相關樣本未有在成分列表中列明所檢出的香料致敏物質,或與其生產地區沒有香料致敏物標示規定有關。
「Aveeno Baby」香料致敏物含量最高
另外,「Aveeno Baby」嬰兒薰衣草舒靜保濕乳檢出新羚蘭醛這種歐盟禁用於化妝品的香料物質,而該樣本所檢出的香料致敏物質總量約為0.45%,是各樣本中香料致敏物總量最高的型號。除新羚蘭醛外,這款保濕乳亦同時檢出羚蘭醛(簡稱BMHCA)這種同樣備受關注的香料物質。
嬰幼兒重覆接觸香料及其他致敏物有機會損害皮膚。
歐盟SCCS的意見書指,BMHCA是已被確認的接觸性致敏物,有引致皮膚過敏的風險。而這種物質在哺乳動物身上的致突變性(mutagenicity),目前仍未有足夠的安全定論。考慮到不同種類的產品都會使用這種香料,故此認為按現行用量並不可視作安全。
消委會稱,供應商應盡快改善標籤資料,並停用欠缺足夠安全數據支持的香料物質;又建議消費者不要盡信產品聲稱,細心留意成分列表,並不要在嬰幼兒身上使用過期產品。
接觸性過敏反應未必即時出現
香港醫學會會董及皮膚專科醫生陳厚毅表示,接觸性過敏反應未必在首次使用潤膚產品後即時出現,有機會於接觸致敏原達至足夠程度才顯現。故此,有機會在重覆使用產品若干時間後(以月或年計)才出現過敏反應。經常接觸有添加香味的消費品、重覆接觸香料及其他致敏物、產品中致敏物濃度高或種類多,或者皮膚保護屏障受損,均有機會增加致敏機會,甚至令濕疹和哮喘問題惡化。
他建議家長不時留意子女,尤其是濕疹嬰幼兒身上會否持續出現紅疹、痕癢、疼痛、紅腫或皮膚乾燥等情況,並留意其出現的位置。如嬰幼兒在使用潤膚乳後出現較嚴重的皮膚反應,應清洗受影響皮膚範圍。如受影響皮膚範圍大、接近敏感部位、情況持續惡化,甚或出現皮膚感染症狀,包括皮膚紅腫、灼熱或滲出液體等情況,應盡快求醫。
圖:消委會
責編 | 李永康
編輯 | s.Kong
編輯推薦
消委會接127宗消費券投訴 籲市民購物前了解條款
收費最貴10萬元結果存疑 消委會提醒不應胡亂接受基因測試
【消委會】高鈣奶「子母」含量最高 與最低相差近一倍
疫苗過敏安全診所已處理過百宗個案 僅一人疑因打針致敏
【食物安全】共3批美國穀類產品含致敏物麩質及小麥需回收
油尖旺地區康健站將擴充為地區康健中心 面積增三倍第四季投入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