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橙新聞》推出「祖國與香港100個瞬間」專題,回顧國家發展歷程中與香港有關的100個重要事件。
【橙訊】1991年,深圳市政府提出在深圳蛇口至香港屯門之間架設相關「西部通道」的設想。1997年,深圳灣口岸設計方案隨深圳灣大橋方案一齊通過評估,並安排相關建設時間,時稱「深港西部通道口岸」。
2004年7月22日,深圳市人民政府與香港特區政府簽署深港西部通道港方口岸設施建造委託協議書。同年8月11日,深港西部通道口岸旅檢大樓動工興建。在同月舉行的粵港合作聯席會議第7次會議,原則上同意深港西部通道新口岸建成後命名為「深圳灣口岸」,並以提供24小時清關服務作規劃基礎。
就在工程進行期間,深圳及香港未能就「一地兩檢」的場地達成共識。
2006年10月3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二十四次會議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授權香港特別行政區對深圳灣口岸港方口岸區實施管轄的決定》,授權香港特區自深圳灣口岸啟用之日起,對該口岸所設港方口岸區依照香港特別行政區法律實施管轄,並實行禁區式管理。
2007年4月25日,立法會也通過《深圳灣口岸港方口岸區條例》,落實在深圳灣口岸實施「一地兩檢」安排,使深圳與香港在口岸內同時設立海關和出入境設施。
2007年6月,深圳灣口岸旅檢大樓主體竣工。7月1日,深圳灣口岸在香港回歸十周年之際舉行開通儀式,成為中國第一個採用「一地兩檢」通關模式的口岸,為高鐵西九龍站、皇崗口岸日後實施「一地兩檢」提供範本。
深圳灣口岸由雙方出入境管理人員(邊檢、海關、檢驗檢疫)在同一地點、同時聯合執行出入境檢查,實行「一站式」檢查。在「一地兩檢」模式下,出入境旅客正常情況下10分鐘即可過關,客運、貨運車輛來往深港兩地也僅需10至15分鐘,大大節省旅客和車輛的通關時間,提高通關效率。
為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深圳灣口岸於2020年12月11日起正式啟動貨運24小時通關,目前是亞洲最大的客貨綜合性公路口岸。
責編 | 李永康
編輯 | CK Li
編輯推薦
周一鳴:警隊透過「銳眼」破351宗案件 明年加裝2000組閉路電視
天文台:韋帕強度雖不及蘇拉 惟本地風力程度不遑多讓
喜靈洲戒毒所兩在囚人士企圖越押 遭懲教人員迅速制服
天文台取消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料今日間中有驟雨及狂風雷暴
天文台改發三號強風信號
颱風韋帕丨民政總署:超250人入住臨時庇護中心 關愛隊及義工上門服務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