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訊】請大家先欣賞一幅畫:
這幅畫,大家一定不陌生吧?這幅《神奈川沖浪裏》是日本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的著名木版畫,於1832年出版,是《富嶽三十六景》系列作品之一。圖中描繪的驚濤巨浪掀卷着漁船,船工為了生存而努力抗爭,遠景是富士山。這幅作品是北齋最有名的作品,也是世界上最有名的日本美術作品之一。
《神奈川沖浪裏》作為備受歡迎的一幅著名畫作,應該是藝術史上引發腦洞最大的一幅作品,產生了許許多多的可愛的再創作:
今天我們就從《大化革新前後的日本》一書中來了解一下浮世繪的歷史——
日本的「浮世繪」是江戶時代最具平民色彩的畫。「浮世」一詞原為佛教用語,是指短暫、虛假而又無常的人間塵世。浮世繪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浮世繪,是指描繪人世間日常生活的非宗教繪畫作品;狹義的浮世繪,則指寬永年間(1624-1643)以青樓女子、戲劇演員和自然風光為基本表現主題的版畫作品。
江戶時代以前的日本繪畫,大多受中國藝術的影響;傳統繪畫的享用者主要是貴族、武士和佛教僧侶,反映平民心聲的作品寥寥可數。在日本美術史上,浮世繪是大眾化的民族藝術。
就題材與技法表現而言,浮世繪與桃山時代末期至江戶時代初期的風俗畫屏風有某種淵源關係;早期的風俗畫大多出自無可稽考的平民畫師,只有岩佐又兵衞(1578-1650)被視為許多風俗畫的製作者,因而被認為是浮世繪的始祖,有「浮世又兵衞」之稱,《宮女觀菊圖》確定是他的作品之一。這種不以圖示故事為目的的美人形象,被後人視為浮世繪的最初形態。他曾領導過一個擁有若干名工匠的繪畫作坊,不僅製作《豐國祭圖》之類的時髦屏風畫,還打破傳統,描繪以民間戲劇人物為主題的《古淨琉璃繪卷》。
浮世繪作品
正當傳統美女圖漸趨消沉的時候,以自然風光為主要表現對象的新型風景畫,為浮世繪帶來一股清新的風氣,而把這種畫種推向至高境界的畫家就是葛飾北齋(1760-1849)。他年輕時進入勝川春章的畫坊,學習歌舞伎演員肖像畫和傳統美人圖的基本技法;又廣泛涉獵狩野派、琳派和當時最新式的西畫銅版畫技法,在將近40歲時終於找到最適合的繪畫風格。北齋於1830年前後完成了題為《富嶽三十六景》的連續性作品(實際是46張),通過新穎構圖和色彩運用,展現了神話般的夢幻世界。《凱風快晴》(亦稱赤富士)是當中最為人所熟悉的,成為浮世繪乃至日本繪畫的標誌性作品。
葛飾北齋作品 動圖
北齋從1814年開始,陸續出版名為《北齋漫畫》的個人畫集,他在生時印了13冊,死後還有兩冊刊行,總共15冊,收錄作品近3,000幅。除風景畫外,還為傳奇故事《百物語》和龍澤馬琴的讀本《椿說弓張月》繪製過一些奇特的精美插圖,怪異的形象和逼真的表現,展示了北齋藝術的另一個側面。北齋自稱「畫狂」,終生保持對繪畫的狂熱和執着,淡泊名利,居無定所。70多歲時開始創作由一百幅作品組成的大型組畫《富士山百景圖》, 90歲高齡還沒有放下手中的畫筆,真誠地說:「天借年壽再十年,我必修成真畫工。」他的女兒葛飾應為(1800-1866)也是浮世繪畫家。
葛飾應為《三曲合奏圖》
浮世繪約有250年的歷史。其間不但一再受到官方的壓制,還面臨文人畫、寫人畫以及西洋畫的夾攻,在險惡的環境中表現出頑強的生命力,形成眾多的風格流派。幕末時期的日本,社會趨於腐朽,喪失了活力,浮世繪的製作也丟失了優雅明快的傳統,大量粗製濫造的作品,充斥着色情挑逗和頹廢表現。19世紀中葉,一些印製有浮世繪的包裝紙作為瓷器的填充物被帶到法國,引起西方藝術家的注意,並陶醉於東方繪畫的獨特色彩和審美趣味。
1867 年,幕府將軍為在巴黎召開的世界博覽會訂製了100幅浮世繪版畫,其中一半是風景畫,另一半是傳統的美人畫,描繪從事不同職業的婦女形像。這些作品大都出自三流畫家之手,但出人意表地風靡了整個巴黎,並對歐洲繪畫產生了長遠的影響,被視為東西方藝術交流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包括梵高(Vincent Willemvan Gogh, 1853-1890)、馬內(Édouard Manet, 1832-1883)、莫奈(Claude Monet, 1840-1926)、德加(Edgar Degas, 1834-1917)、高更(Paul Gauguin, 1848-1903)以及惠斯特萊(McNeill Whistler, 1834-1903)等人在內的大批印象派(Impressionism)畫家,都曾經從浮世繪版畫的獨特構圖和色彩運用中得到啟迪。
《星空》和《神奈川衝浪里》拼置
延伸閱讀
《大化革新前後的日本》
作者:周佳榮
出版社:香港商務
出版日期:2021年3月
(點擊書封,了解詳情)
本文轉載自香港商務印書館微信公眾號,獲香港商務授權轉載,原題為〈平民心聲,搵食不易——神奈川沖浪裏〉。
圖:香港商務
責編 | 羅茜
編輯 | Trista Luo
編輯推薦
【藝聞】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作品變成薯片包裝,你捨得拆開嗎?
【藝聞】地鐵內迷惑行為大賞!西武鐵道浮世繪海報畫出眾生態
浮世繪版白雪公主是什麼樣子?插畫家Ono Tako筆下的迪士尼公主
文化漫談|鄧麗君逝世30周年:時光匆匆流去,歌聲永恆
文化漫談|解放人性之作《玉梨魂》 為何一度被視作袁世凱「復古」潮流產物?
文化漫談|擺脫「勝利者敘事」 中央蘇區革命從浪漫返人間